从西塘回来,周北平的心情,还有些没有平复。</p>
有些人,挂个名头,就能从单位每个月领工资。</p>
而有一些,真正患有疾病,生活困难的人,却只能靠街坊四邻的怜悯,吃那么几口饭。</p>
这不得不引人深思,也不得不让,周北平沉默。</p>
当然了,这些,都已经不是周北平应该考虑的了。</p>
回到滨海,他没有去公司,而是直接去了学校。</p>
对于周北平这种三天两头不见人的规律,王小胖等人早已习惯。</p>
有的时候,甚至还会起哄让周北平将他所遇到的事情说给他们听。</p>
虽然,那在他们听来,就是故事而已。</p>
只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过多久。</p>
江晨一个电话打来,让他没过几天的消停日子,便是又宣告了结束。</p>
“老板,有一个家伙找了你好多次了,要不要过来看看?”</p>
江晨在电话里笑着道。</p>
“怎么回事?”</p>
周北平当然不会认为,江晨的能力比他会差到哪儿去。</p>
通常的邪祟,或者被恶鬼缠身的人,江晨比他看得更清楚。</p>
“老板,这个我还真没太看出来,有点像是,灵体。”</p>
江晨犹豫了一会儿,缓缓开口。</p>
“灵体?”</p>
周北平皱了皱眉。</p>
魂体就是人的魂魄。</p>
人死之后变成鬼魂,或者因为一些原因丢了魂儿的,便属于这一类。</p>
至于灵体。</p>
说通俗点,就是某些原本不具备灵智的东西,成了精。</p>
这类东西可以是有生命的动物,也可以是一些甚至没有生命的死物。</p>
“那好,我过去看看再说吧。”</p>
周北平没有停留,开车直接回去了。</p>
一走进办公室,他便是见到了一位有些瘦弱的男子,正坐在座椅上打哈欠。</p>
他看上去真的很瘦弱,而且很困,带着一副眼镜。</p>
这眼镜不是我们平常见到的那种近视眼镜,而是一副镀银镜腿上镂刻着花纹的茶色圆镜。</p>
看上去,有些年头了。</p>
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周北平第一眼看过去的时候,还以为这不是一个人。</p>
是的,这位男子看上去,似乎跟鬼没有太大的区别。</p>
如果不是身上,那并不算旺盛,但确实存在的血气的话。</p>
“诺,我们老板来了。”</p>
江晨正玩着手机,闻到周北平的气息,头也不抬的说了一声。</p>
“哦?”</p>
眼镜男精神微振。</p>
他一转头,还没说话,周北平便是注意到了,那茶色镜片下,是一双青色的瞳孔。</p>
“你就是周大师?”</p>
眼镜男有些怀疑。</p>
但此刻的他,也别无他法了。</p>
所以只是短暂的沉默之后,便是恳求道。</p>
“周大师,我遇到了一点事情,希望你能帮帮我。”</p>
“先喝杯茶。”</p>
周北平端起茶壶,给他倒了一杯茶。</p>
眼镜男接过茶杯,但手却有些发抖。</p>
周北平也坐了下来,他还看到了,茶水清亮,倒映出来,一张并不属于前者的面容。</p>
尖尖的嘴,有些狰狞的面容。</p>
周北平显得很镇定,不动声色。</p>
“怎么把窗帘给拉上了,打开。”</p>
他朝江晨说了一句。</p>
“别别别,是我让她拉上的,我畏光。”</p>
眼镜男连忙阻止。</p>
“哦?”</p>
周北平饶有兴趣的看了他一眼。</p>
也没多说什么。</p>
只是突然站了起来,“嗤拉”一声,便是把窗帘直接拉开了。</p>
耀目的阳光,透过玻璃,直接照射了进来。</p>
眼镜男慌忙用手挡住眼睛,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直接跳了起来。</p>
“坐下!”</p>
周北平却按住了眼镜男的肩膀,强行又把他按回了座椅。</p>
“你所遇到的,应该不止是一点点事情吧,先说说吧。”</p>
周北平没有理会眼镜男被阳光笼罩的,那种强烈的不适感,淡漠的开口。</p>
嗯。</p>
拉开窗帘,感觉就好多了。</p>
茶水倒映的,也变成了这个眼镜男的面容。</p>
一张苍白的几近没有血色的脸。</p>
男子叫张浩,是小柳树市场的常客。</p>
小柳树市场很多人没听过,但大柳树市场,听过的人应该还是不少的。</p>
身在帝都东南的很多人应该都知道这个地方,一个卖二手和假货的市场。</p>
在这个毗邻欢乐谷,潘家园和垡头的三角区内,混杂了三个地方的气质——火爆,老旧,又带有一丝匪气。</p>
只是大柳树市场在帝都,而这小柳树市场在滨海。</p>
说白了,这小柳树市场就是仿造大柳树市场建立的一个卖旧货的地方。</p>
与小柳树结缘,是因为同学小天。</p>
小天在服装厂上班,经常到大柳树淘些二手衣服看版型。</p>
张浩跟他去过几回,一来二去,也迷上了这个地方。</p>
有一回,张浩在这收获了件唐装,款式看起来十分老派。</p>
虽说有两个不大的兜破坏了整件衣服的美感,但还是能看出设计衣服的人应该很有想法。</p>
在清理的过程中,张浩发现兜里竟然封着两张钞票。</p>
意外之喜让他十分兴奋。</p>
他马上把这事分享给了小天,但小天却十分平淡:“我以为什么事儿呢,小柳树淘的货里面带着点东西很正常。之前除了现金,我还翻出来过旧照片、纸条什么的,你要是喜欢这种东西的话,不如多逛逛杂货区。”</p>
小天的几句话浇熄了张浩的兴奋,但他记住了小天提到的——杂货区。</p>
多逛逛杂货区?</p>
嗯,明天就去。</p>
第二天,张浩起了个大早,就着清冷的晨风,直奔小柳树市场。</p>
四下打量了会儿,张浩发现了一个摊位——摊位上摆着好些旧书,好像还有些零碎的玻璃制品。</p>
摊主是个中年人,有些干瘦,戴着副墨镜专注于手上的一本《民国通史》。</p>
张浩随手翻着一本《民国烟标》,似乎感觉到了其中夹着什么东西。</p>
“红皮的一律二十,绿皮的一律三十,不讲价。”</p>
摊主淡淡吐出一句话,眼睛都没有离开那本书。</p>
这老板有点意思,张浩心想,别的摊主都是漫天要价,再与买家来一场刀光剑影的砍价战争才把东西卖出去。</p>
他倒好,直接不讲价。</p>
张浩不动声色地把那本烟标,与另外几本有意思的老书放在一起,招呼老板结账。</p>
墨镜摊主合上书,扫了一眼张浩手上的东西,回了句:“一百都拿走吧,懒得算账。”</p>
张浩心中窃喜,从兜里摸出一张大票,递到摊主面前:“大哥,您真地道,交个朋友呗,加个微信,以后有什么好东西您通知我。”</p>
说完,便掏出兜里的手机。</p>
“我没有微信,你记个电话号码吧。”</p>
“诶,好嘞。”</p>
张浩愈发觉得摊主有意思了,现在手机支付这么方便,很多买家都喜欢用手机付款,他连微信都没有,岂不是损失了很多客源?</p>
想到这,张浩找出根烟,递到摊主面前。“大哥,来来来,抽根烟。我跟您说啊,现在是信息时代了,您得与时俱进,兄弟我觉得吧,您得弄一个微信,这样以后您收钱也方便······”</p>
就这样,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一会儿。</p>
张浩从墨镜口中得知,摊儿上的这些东西,都是从东城的老宅子里淘换来的。</p>
东西是些好东西,不过没什么人喜欢,也要不上价,所以就定了个底价这么摆着,生意反而还凑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