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我是社区主任 > 第三百零三章 心理咨询室
    老高见时机不成熟,所以也没敢说出办心理质询室的事儿。再加上对媳妇的愧疚不能只居于表面上,要落实到行动才行,这样才能让媳妇舒心,媳妇这心畅快了,他要求媳妇的事儿才能办成。

    第二天老高一早就去找了当年在家具厂工作的刘哥,刘哥是个上漆的老工人,看了一眼老高家的床头后就回了家,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带着工具上门,连磨带敲的,鼓捣了半天,才算是把漆补好了,而且不细看还真看不出色差来。

    所以等老高中午回家的时候,便看到了夏桂兰开门时愉悦的表情,“快去看看咱们家那个床头,这刘师傅的手艺就是好啊,根本看不出来补过。”

    一见了夏桂兰的表情,老高觉得他要办的事儿可以说了,他先去看了床头,又是把刘师傅的手艺又夸赞了一番。

    “这手艺,再过几年怕是要失传了,这会儿看着不闹心了吧。”

    夏桂兰手里拿着的是昨天老高买回来的山核桃,一边吃一边说:“可不是吗,我也是这么说的,现在像这样的手艺人不多了,我还要好好谢谢人家呢。我说给他工钱他死活不要,要不你把前几天我外甥送来那瓶好酒给他拿去吧?”

    老高想起了那瓶酒,确实是瓶好酒,过年的时候他都没舍得喝,不过他还是觉得把酒送给刘师傅很适合,毕竟不是他这把好手艺,自家媳妇还指不定因为这个小事儿闹心几天呢。

    “好,你一会儿找个好点的包装袋,我给刘哥带去。”

    夏桂兰马上去找过年时的礼品包装,然后把酒拿了出来,放到袋子里交给了老高。

    老高沏了壶茶,招呼着夏桂兰,“老夏你过来,我有个事儿要跟你说。”

    夏桂兰把酒放到了茶几上,“就知道你昨天给我买那些好吃的,准保有事儿求我。”

    老高嘻嘻一笑,“媳妇,还是你了解我,不过你这话也不全对,就算是没事儿求你的时候,我也没断过你零嘴啊!”

    这倒是句实话,夏桂兰长得漂亮,而且工作又好,只是爱吃的小零食,以前家家日子过的艰苦,那时候要是谁家有个爱吃零嘴的人,肯定会被邻居和单位同事讲究,说那人不会过日子,是个败家子,嘴馋等等,可不像现在生活好了,大家把这类人还起了个好听的名字来装点门面,叫做“吃货”。

    她年轻的时候老高可没嫌弃过她爱吃零食,反而托关系去商店买各种零食给她吃,而且天天还用小包包起来,放到她的背包里,让她没人的时候偷着吃。

    一起到这点,夏桂兰再有什么气也消了,毕竟一辈子过下来,虽然有磕磕碰碰,但老高对她却是极好,再套用一个现在代常用的流行语,那叫宠爱,所以才养成了她到了这把年纪还天天吃零食的毛病。

    “说吧,又有啥事儿?”

    “我想在社区建个心理质询室,让那些不好意思去医院,但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居民,定期到这里来质询一下,这样才不会让韩玲那样的事儿再发。”

    夏桂兰秀眉一皱,这确实又给她出了个难题,“定期是怎么个定法啊?”

    “最后一周可以来一到两次。不需要一整天,只要几个小时就行,上午下午都好。”老高说着自己的初步打算。

    “免费的?”夏桂兰知道这是明知故问,老高要为老百姓办事儿,当初就得是免费的,收费的还用得着这么麻烦的找她吗?不过这事儿还真难办,心理医生都是按时间收费的,也有按治疗次数,这出诊一来费时候,二来还不收费,那有几个医生愿意长期做啊。“你可真能给我找麻烦。”

    老高嬉笑着,“媳妇,这事儿你只要给我牵个头就行,你觉得哪位医生有这样的爱心,到时候我可以让柯书记上门去做她的工作,毕竟这是利民的大好事儿,而且,这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宣传。律师还要法援呢,医生不妨也援助一下。”

    “你想得倒美,那是一会事儿吧,你给居民找律师,怕居民花不起律师费,就劝人家大律师做法援,但是法援也是能收到律师费的,可这个是真正的免费。”

    “我觉得叫义务奉献更好听些。”老高边给媳妇扒核桃边说。

    “啥义务不义务的,就是免费的,人家一小时挣多少钱,跑到你们社区去,是能有名还是能有利,现在是什么社会了,大家都是无利不起早,谁还讲无私奉献啊?”

    这确实是现在的社会现象,现在是商品经济的时代,很多人都追名逐利,像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越来越不被推崇。“这事儿我也想了,办事处会联系记者,而且还能上报,这样的话一来是扩大这件事儿的影响,也是为来我们社区问诊的医生品质的一种宣传,再有就是希望这件事儿能引起社会上的关注,让更多的办事处,更多的社区也办起这样的咨询室。老夏,我知道这事儿也是为难你,但我觉得这是个好事人,现在是不讲无私奉献了,但是这奉献精神还是需要有的,社会也需要这种精神,这事儿你也不止是帮了我,也是帮了那些受了疾病困扰,却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就医的人的,说大了没准还能挽救许多生命呢,就像韩玲那样的情况就是个例子,你说呢?”

    夏桂兰又想起了韩玲,还有乔玉芬那天憔悴的样子,女儿得了病,当妈的居然不知道,还差一点白发人送黑发人,她不由的长叹了一口气,现在的社会风气她是没办法改变的,不过她能做到的是改变自己,毕竟有些事情大家都不做,那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可想而知。

    “好,这事儿我给你问问我们领导,这事儿最好还是跟我们医院合作,毕竟这样的话院方可以出面分配医生去坐诊,实行轮值制度,这样的话一个医生一两个月去一次,也就不会觉得太过麻烦了。”

    “那就更好不过了,我就知道这事儿还是得我最最能干的媳妇出面。”老高将手里扒好的核桃仁放到了夏桂兰的嘴里,顺便又拍起了媳妇的马屁。

    “你少拍我马屁,你就是忽悠我帮你们社区干那些吃力不讨好的活儿。”夏桂兰把核桃钳子拿了过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才不让老高无事献殷勤呢。

    老高又一把将钳子拿了过来,继续动手给媳妇扒核桃,“怎么叫拍马屁呢,再说了,这些虽然吃力,但肯定讨好,我相信大家都会感谢你的。”

    “哼。”夏桂兰冷哼了一声,“谁会感谢我,我们医院的医生吗?他们会说有好事儿怎么不想着他们,反倒是这事儿找到他们头上了。”

    夏桂兰能想到单位那些同事要是知道这事儿是她牵的头,背地里会怎么嚼她舌根,她在单位集赞的那些好人缘,至从老高上了社区以来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估计再加上这次,怕是只会剩下招人恨了。哎,那有啥办法,丈夫是自己的,能帮他的也就只有自己了,就当自己是积德行善了。

    这边老高还要为建心理咨询室而努力着,而一场大雪却改变了老高原来的计划。年前南方就下了场大雪,我国因为地位位置的原因,但是南方有很多城市是不下雪的,今年却十分特殊,不但下起了大雪,而且形成了雪灾,直接损失约有62年亿。

    而且灾情十分严重,南方因此大面各停电,甚至有的部分地区房倒屋塌,全国有多辆列车因大雪延误,可这些并没有让大家想到,大雪还会在年后肆虐到我国的北方地区。

    正是大年十五元宵佳节的那一天下午,沈城下起了鹅毛大雪,大雪纷飞起初大家还挺高兴,中国有句老话,正月十五雪打灯,这是瑞雪兆丰年的好兆头,再加上那天是正月十五的元宵佳节,所以亲朋好友都齐聚一堂,大家还照上了雪景,喜欢上网发微博的还将美好的景色上传到了网上,但等到了黄昏的的时候,这大雪就变了味,沈城几次发布了大雪橙色预警,这时老百姓们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但即便如此,毕竟沈城是北方的城市,大家对大雪也是习以为常了,长住沈城的百姓,哪个没有大冬天在雪地里艰难行走,一步踩出一个大雪坑的经历啊,当时大家也没想过这场大雪可以匹敌年前南方的那场雪灾。

    到了晚上该吃元宵的吃元宵,该聚会喝酒的也都开怀畅饮,可等大家明白过劲的时候,外边的大雪已经有二十多厘米厚了,沈城如同被一张白色的被子覆盖了一样,整个城市都笼罩在了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之中。

    因为正好赶上正月十五元宵节,很多单位都放了假,老高也带着全家来到了大姐家,一来过节,二来研究过了年把老母亲接到家里的事儿,可这饭吃到半路,老高就觉得事情不对。

    “这雪怕是要下大了。”他想到了年前南方的雪灾。

    夏桂兰小声的提醒他,“大年三十你就回来晚了,当时借口说是给父买上供的肘子,所以妈和大姐才没发作,你今天可别出什么幺蛾子,要是到时候真把妈和大姐惹生气了,妈该不同意去我们家住了。”

    “我知道啊,年前南方的大雪你也看到了,都成了雪灾了,别的我不怕,就是怕我们社区那几个自行车的棚子会压塌。”老高小声的跟夏桂兰说,“这样你继续跟妈和大姐聊天,我打个电话让小贾出门去看看。”

    夏桂兰点了点头,“行,你自己有点分寸。”

    老高跑到了阳台,偷偷的打电话给贾文浩,让他出门去巡查一圈,还有那几家卖鞭炮亭子,今天是鞭炮最后销售的日子,可别在最后这一天再出什么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