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1975年,东南亚:
大规模战争。很多人背井离乡,为生存
唐人街,海岸大都会。
鹿杉国,1975年
某个逃难的华裔家庭,3代人挤地下室:
房东也是华裔。实在很多难民,所以相对务实。很想迅速打发这一家子,唯恐收不着房租,基本不给好脸子。阿妮的父母兹要见着房东,竭尽全力陪笑脸,说拜年话,点头哈腰忙不迭
阿妮生就一把之音。这麽说吧:
能秒杀太多歌星。若投胎富贵家庭,包装出道,很可能星途灿烂。站在万人中央,享受万丈荣光
问题很现实,生在一个极度贫寒之家:
所谓才华基本没意义,每天被生存困扰。寒门出贵子太艰难。几十万人,几百万人出一个。不过偶然,怎能当作必然
房东太太很善心,常偷偷给些食物:
这麽说吧,丈夫苦出身,所以选择务实。兹当一群逃荒难民,不认作有钱给房租
听一次姑娘唱歌,房东太太极度震惊:
天王巨星嗓音,太可惜!若自己孩子,一定全力打造星光璀璨,红遍歌坛。问题在于,这就是命
房东太太找1套穿过旧洋装:
类似女款职业装,1双女款皮鞋,2双丝袜
趁丈夫不注意,偷偷送给阿妮:
个女啊,你有大本事,没好家庭,这个是命!着齐整些,出得街看看,口甜一点,看下有无办法。如果哪里找工人,赚点饭钱
房东太太内心十分悲哀:
如此才华横溢的孩子,即便不能做歌星,也应有个体面归宿。绝不能仅考虑食物,更不能教导黑暗哲学。万般无奈,只能建议撞大运。万一谁好心,给个生存机会
阿妮当年14岁:
如果上学,该初中3年级。没想口沫横飞,刻意标榜白手起家。她(他)们所经历的痛苦,惨烈心路历程,外人很难想象。只不过相对完整,讲述普通人挣扎生存,所谓人海孤鸿
表过题外话,按下不提:
再看这边厢。大都会唐人街,1975年
阿妮懵懵懂懂上街面:
除了饥饿,没其他感受,更别提甚麽理想抱负
像个小傻瓜,看了别人繁花似锦:
姑娘说不出辛酸悲恸,跌跌撞撞,完全没方向。转一上午十分饥饿,被一家熟食外卖所吸引,呆呆站那里闻
甚麽好东西?烤整鸡:
4毛9/磅,1975年。白条鸡晾干没水分,盐、胡椒涂抹整鸡内膛,表皮刷麦芽糖,绝不再用任何多余佐料,十分好吃
姑娘从小到大第1次看见:
第1次闻见,更别提吃
此间酒楼仅1层,看装潢却比旁人气派:
一位珠光宝气中年太太,吃过饭满心欢喜出来,就那样擦肩而过一刻,眼角余光扫到。说不出缘由,发内心怜爱面前这位,虽陌生,却一脸无辜的孩子,瞧过去十分酸楚
她是酒楼老板娘,苦出身:
迅速猜到姑娘来历。虽穿职业装,明显跟年龄不符
老板娘开口十分和蔼:
小妹妹,是不是肚子饿
阿妮极为尴尬,硬着头皮说实话:
打仗,全家过来…好香,我真有好饿
老板娘差点哭出来,仿佛看见年少自己:
不由分说,拉着姑娘直进酒楼
推门一进,老板娘底气十足亮嗓子:
阿忠啊,死哪里去啊…同我斩成只鸡过来,碎仔啊(方言,长辈口头语。类似,不听话小家伙)
还真管用,一位少年忙不迭陪笑脸:
一路碎步冲进外卖操作间,嘁哩喀喳斩1大盘
少年忙给端过来,老板娘又让拿1小碗白米饭:
阿妮实在顾不上客套,接过来狼吞虎咽。老板娘静静坐了对面,眼里饱含泪水,实不忍打扰孩子吃饭
少年知道东家口味,赶忙再送1盘黄油:
宾馆、酒楼、餐厅都会用,几种规格,裹层纸,拿刀切一点,剩下存冰箱。当时零售7毛/磅,1975年
老板娘和声细语,像对自己女儿:
慢慢食,东西好多,食甚麽都有…这个油呢,落一些鸡肉上边,味道好正个!要不要试下
姑娘来不及所谓客套,她只是一个孩子:
抓起黄油塞嘴里,鼓鼓囊囊咀嚼着,极度感激瞧着前辈。那眼神实在太过复杂,俨然风雨中,饥寒交迫的流浪小猫
老板娘真心受不了这场面,借口走开:
去酒楼角落空桌子,点颗烟
说到此间,再提到另一个华裔家庭:
唐人街,海岸大都会,1979年
南乡父亲有个很恐怖的嗜好:
玩儿几把,大都会有的是赌场。吃喝穿用都不舍得,只要上赌桌,肯定输钱不眨眼,偶尔赢点,很快翻倍送回去,家里一贫如洗。实没可能压制丈夫妄为,妻子万念俱灰,选择永远离家出走,不知所踪
悔恨一段时间,耐不住赌瘾:
对于父亲,南乡彻底绝望,独立照顾妹妹,做饭、洗衣,包办所有家务。父亲直把赌场认作家,难得见一面
这一天才摆简单饭食:
响起一阵乒乒乓乓,擂鼓般震天响
这边厢开了门,那边厢:
忽喇喇闯进几条大汉,押着哆嗦一团的父亲。没摆出所谓穷凶极恶,直白告诉:你老爸欠钱,没逼他怎样,若想搞定他,早就搞了…实在不应该出千
家里穷了叮当响,能说甚麽:
对方不为难,只要还清,当然利滚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