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墙还1个窗,房间采光可以:
窗下撂2个木板凳。正方4脚,棕褐色,经年摩擦通亮
挨东墙都是杂物,七七八八:
有个大竹筐。揭盖,内有好大个布口袋,满满大米
东北角墙,拉1根麻绳:
挂几块咸鱼、腊肉。吊1个细麻绳网兜,晒干大虾
西南角木头板床:
褥子、铺盖一应俱全。当地爱用棕绷床,木板当然更牢固
床尾地板,1个黄铜脸盆。还个黄铜汤婆子:
扁圆形,当地特色。螺纹口铜盖旋下来,灌开水,冬天抱着取暖。另有个洋铁皮拎壶,煮开水
当地‘胡同’叫法有别北方,称作‘弄堂’:
弄堂口有个老虎灶,当地俗称。街坊每天过去,开水店生意很好。譬如洗澡,自己煮水太麻烦。白洋铁皮1满桶,洗澡够了
此地老虎灶掌柜30多岁,颇有经营头脑:
来自外省份,华东地区。长江、淮河中下游省份。属暖温带、亚热带过渡地区。夏季雨水集中,冬季寒冷
掌柜年少来大城市,给点心铺打工:
现在自营开水店,兼做生煎馒头。半发酵面粉,包肉馅儿、肉皮冻,码放齐整平底锅油煎。期间淋若干次凉水,最后撒葱花、芝麻。一个个圆鼓鼓小包子,底层酥脆。用个白洋铁平铲,十分利索
门在南墙,老年间拆卸门板:
生煎馒头油烟大,直接门外操作。白洋铁做的煤炉,大尺寸。店堂东西墙,各自排放几个木头方桌。桌面块块木板拼的,省钱。4围木头板凳,桌凳一律浅棕褐色,用久了右斑驳
桌面粗瓷大茶壶,牙黄色。黄铜拎手:
客官落座,拿茶叶、添开水。竹筷筒。粗瓷深褐色小壶,醋
北墙有个木头柜台:
块块木板拼的,结账处。北墙东北角,出入口不装门
后边开水操作间。巨大长方灶台:
青砖垒的很结实。2个巨大白洋铁桶,煮水。青砖别人不要的,还一些东西
当地富户修房子,开水店掌柜过去帮手:
做事勤快、手工漂亮,富户相当满意。推倒1堵墙,富户妻子直让把砖运走。还各类木板子,一概赠送
开水店掌柜只想弄些原材料:
根本不信对方有多慷慨。只想干了活,以后再不来往。大约干活太到位,富户都有些不好意思。最后富户再三掂量,给几个银元。比行情便宜太多,雇人没可能
这个世界没傻子,开水点掌柜当然清楚:
第1次占便宜。下次再要工人,2个小钱绝没可能。富户妻子看明白,额外赠送很多东西。吃穿用具,甚至棉被、棉褥子
再有家人外出搜罗,常年找来很多纸箱:
损坏的、完好的,大部分来自外邦人租界地。倒不是外邦人发慈悲。家里女人早锁定外邦店铺,肯定跟食品相关,且有纸箱。常常过去,妇孺一起免费帮闲。21世纪任何纸箱,稀松平常。20世纪20年代,高大上
拿回来弄成碎块,也不知参些啥:
基本都是捡来原材料。在个大陶盆里鼓捣,做成点火物煮水,很不错
还树枝、干草、秸秆:
各种废木板子、损坏木家具、丢弃的竹竿、砍回的竹子、废弃麻绳、破洞麻袋、烂草帽、损毁藤编器具、穿洞竹斗笠,甚至完全无法修复的棕绷……等等,诸如此类,还捡煤渣。只要能烧火,全要。也花钱买煤,相对少。生煎馒头定用煤炉,铁打不动
表过题外话,按下不提:
再看这边厢,弄堂。1920年,江岸大城
一路奔波,倒头就睡:
直到第2天中午,起床洗漱
1920年。理论上,应该用民国铜板:
或叫‘铜元’。前清的铜钱,俗称方孔钱、铜子儿,不能说见不到。市面货币种类,比较繁杂。各地割据势力,兹要有点家底,就敢自己铸钱,发行货币。地方省份金融机构,通常听命最有实力者。甚至有过省份,发行大面额铜板。面值50文≈≈200文。那时民间最认白银。无论前清、民国,白银材质硬币有力度
譬如1920年,民国9年:
国内省级银行,发行纸币。按当时眼光,真心漂亮。面额:壹圆、伍圆、拾圆。正面中国繁体字。特意印刷中文,从右向左:兑付现洋。背面外邦文字,还印刷外邦字签名。当时高大上,能看懂的很少
譬如还有银行,1918年营业,民国7年:
统共开办10年零10个月。也发行纸币,正面中文,背面外邦文字
同一个国家,会有很多纸币:
还一种情况,跨省是否接受,外省份纸币?这个不好说。地方标准各不相同
那时节,外邦洋肥皂大量倾销中国:
基本垄断地位。必须家境可以,方用得起肥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