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过题外话,再看弓州:
电报局。清德宗光绪6年,1880年
离开寺院,跟了前辈8年
听过。最早前清老城,大概其方位
后来业务繁忙,搬去外邦租界:
战争时期,曾丢失。1902年,又搬回租界旧址。方向西北
一核计,肯定还在:
谁没事儿,总搬家
别费时辰,四下里一打量:
外邦花园外,停辆西洋厢型4轮马车。黑色车厢,玻璃窗。门窗一体,套2匹马。驾车位置,左右共2盏煤油灯
车夫中国人,树荫下歇息:
戴草帽,挽袖子。坯布长袖对襟。黑布裤子扎裤脚,光脚套布鞋。正摇蒲扇,举个旱烟袋。40多岁
永廷臣过去说话,封戍边一如平常:
形容平淡,静静站一旁。位置跟兄弟对脸
车夫抑扬顿挫,大剌剌坐定:
手摇蒲扇,俨然评书:衙门车,没事儿歇着。有想法儿,好说。道儿不远(有想法儿:儿化韵,方言。指有念头,某种需求。这种口吻,不大客气。相对,把自己放在较高位置。道儿不远:儿化韵,方言。路程不远)
提电报局,车夫相告:
老楼,早卖洋人。还跟洋地界儿,租房弄电报。有盖洋花园儿的,磨磨蹭蹭(意思是:附近建造花园,工程进度缓慢。洋地界儿:儿化韵,方言。外邦租界)
车内木质座位,面对面共2排:
包黑色真皮,柔软填充物。深色地毯。多钱?银元1块5角。1920年,按里程不便宜。当时普通百姓,不会开口询问(车夫以为2名乘客。若3名,可能有改动。钱多少,在车夫)
租界衙门养车马,雇中国车夫:
车多,相对轻松。必须空闲时段,车夫直觉认可。临时跑短途,挣钱归自己
最后一刻,封戍边改变主意:
给个眼神,永廷臣相当配合。假装嫌贵,自行离去。车夫纹丝不动,没任何招呼。再看那边,桥姨妈独自店铺门口。闲打量
封戍边想法:
过来弓州,越朴素越好。珺忻表妹孝顺,不想驳她面子
之前街面行走,外邦衙役扶盔檐致敬:
桥姨妈有派头,方如此。封戍边转脑子,想很多
西洋马车,非常用交通工具:
整件事,涉及岛府。电报局在租界
打扮时髦,譬如桥姨妈:
当作有钱。穿好点,戴些首饰,在弓州常见。银元1块5角,很多人给得起。但是西洋4轮厢型,类似21世纪,开辆昂贵轿车。视觉冲击
租界地,岛府人也要电报:
谁知普通百姓?若岛府特工,鬼灵精。长期争斗,封戍边很谨慎。头先跟车夫说话,特意请桥姨妈回避。全靠最后一刻直觉,可能反悔。女人家爱时髦,很可能坐上去
桥姨妈鞋跟高度,不至影响行路:
封戍边解释,大家认同。3人匀速,走过去
桥姨妈,曾经生活很不错:
知道如何摆谱。从未考虑特意隐藏,譬如装乞丐
接触此类理念,很新鲜:
听说小丫头化妆侦察,简直目瞪口呆。人的潜能,被逼到那一步。忠诚和信念。桥姨妈感慨唏嘘,双眼发红
第一反应:
回去卸首饰,换通常衣服
走着商量,3人有决断:
1920年弓州,马车租赁。中国车夫
通常情况,1匹马:
有个拱形遮阳篷。最常见,框架绷布蒙了。棉布,刷2遍熟桐油。同样手工,做雨伞。中国古典造木船,必须桐油。油布防水,易燃
藤泡桐油,再编篷子:
防腐增加韧性,麻烦。相对少
繁琐木质篷子,镂空窗棂:
拱形顶子,好比打家具。造价高,相对少。还简易木篷,常见
还竹质篷子,夏季受欢迎:
坐入内,盘腿。周到的,早垫个竹凉席
有仿外邦款4轮,通常1匹马:
前2轮小,后2轮大。座位,无须盘腿。木轮、橡胶轮。金属框架,绷粗帆布。也叫篷盖布,防水。马车用,多为深色。外邦历史,航海船帆,家用、行军帐篷
有套2匹马,4轮车:
中国款,拱形篷子。入内,盘腿坐。成本大,收费高,城内溜达无须。通常远途人多,或外地。特殊要求,提前预约。车夫想办法。此款罕见
街面行人往来,中外皆有:
外邦女子争相斗艳。连衣裙,2件套。纱、麻、棉布、人造丝…五花八门。短袖、抹袖、纱袖、长袖,素艳
另有素底花,深底花、黑底花:
直筒、收腰,紧束腰,或扎腰带。求造型,直筒裙下摆3层
更有别出心裁,上装短袖浅v领:
前襟打蝴蝶结。鱼鳞状过膝盖裙,层层叠叠
净有戴帽子,形状各异:
纱质、草编、麻质、棉质,大小檐,复古超大檐。缀真假花,或真丝、人造丝、艳色棉布带,缠帽身。有打蝴蝶结
基本高筒袜,真丝:
尖头、圆头船形、偏带,半高跟多。平跟少。鞋带女款,夏季少。有外邦女子,中式素艳缎子斜襟,配缎面绣花鞋
女款遮阳伞,10个有4个:
大小不一。纱和蕾丝,蓬蓬裙状。浅色多,混夹艳色。有奢侈的,缀几颗珍珠。或伞边,镶颗颗红珊瑚
女子服饰,因人而异:
有爱跟潮流,就有标新立异
更有一力复古。譬如束胸、高腰:
带裙撑大下摆伞裙。场面,艳压群芳。行动方便?不重要
外邦男子,大同小异:
草编礼帽2种,其1平顶。可缠真丝带、人造丝带
有不怕热,戴鸭舌帽:
呢子礼帽,算了。长短袖衬衣,浅色多。有打领结。皮腰带、西裤,皮鞋。鞋带款居多,样式单调
虽说文化差异,未见全套男正装:
若租界衙门开会、宴席,哪怕夏季。忍着
许多外邦女子,精巧折叠女款扇:
纱、羽毛、蕾丝,扇面或点缀。产地不详。有中国传统,女款檀香折叠木扇。轻摇腕、捋鬓角,一派矜持状
外邦男子,简单:
几乎人手1把,中国传统折叠大扇。更有怕热的,中国蒲扇。忽剌剌,端正凉快。妻子精致小扇,没意义。干脆收起,凑了丈夫。实在热不过,一把抓过来
再瞧个外邦丈夫,一脸懵圈儿:
权拿手当扇,自行中国店铺。左顾右盼
妻子向中国伙计,讨个板凳:
坐定门外晃蒲扇。开瓶汽水,忙灌几口。这夏天,难熬
虽租界,并非全外邦形制:
许多中国店铺,传统构造。门扇,拆卸门板。讲究的,厅堂八仙桌子,太师椅
卖啥都有,还小吃店:
中式吆喝可免,基本听不懂。方桌木凳,桌面筷笼
坯布长袖对襟,挽袖子:
肩头搭白毛巾,深色布裤扎裤脚。干净布袜,布鞋。伙计十分殷勤,满脸堆笑
外邦人入内,比划一番:
端馄饨,面条、包子、烧饼夹肉。外邦女子,照吃不误。摇头晃脑,点评一番
不懂使筷子,有自带叉子:
没带的,干着急。瞧个外邦丈夫,用筷子娴熟。笑眯眯吃着,貌似十分快活。妻子无奈,要把勺子。凑合
小吃店,没电风扇:
边吃边摇扇子,手帕随时备。外带厨房腾腾热气,那才叫桑拿。玻璃瓶汽水,冰的
有外邦男子,唏溜唏溜:
筷子吃面,入乡随俗。对面外邦女子,貌似受惊过度。叽里咕噜一番。外邦吃面,叉子卷卷,搁嘴里
外邦男子笑笑,照吃不误:
看吃了喷香,女子禁不住咽口水。啥好东西?打卤面。不由放下矜持,要1碗。弄个勺子,艰难填嘴里。咀嚼一番,味道好极了(打卤面,中国北方传统。流传极广)
小吃店门口,中国少年:
坯布西洋款短袖衬衣。黑色布短裤,布腰带。坯布手缝袜,穿绳绑脚踝。黑布鞋。小竹椅,坐定路边。跟前倒扣苇编筐子,架个长方木盒。兜售烟卷、零食。还个大竹筐,若干西瓜。却没见秤,奇怪
小吃店伙计出来,捧个西瓜:
弄个大陶碗,砸些碎冰盛了。倒些牛奶、糖浆、蜂蜜,西瓜去皮切瓤。齐整码冰面,上桌
看出累渴,赶紧小吃店:
汽水、馄饨,大包子若干。没要刨冰,桥姨妈怕太凉
暑热,没啥胃口:
才1个包子,喝2瓶汽水。桥姨妈
看出累,出去店外:
目光扫过。油布拱形篷子,1匹车。刚下乘客,貌似观光,很高兴。叫停,请桥姨妈先上。封戍边陪同,回安佑街
路边还许多人力车,整齐一字排开:
乘客坐,车夫跑。封戍边不习惯
永廷臣能读写,自去电报局:
普通砖瓦建筑,外邦形制
当时每个字,银元1角5:
加急,3角。额外服务,再收费。譬如给对方省钱,预付回电费。专送服务,超出投送区域,也保证送到
特殊年代,货币都能随意发行:
各行业费用,不敢说绝对标准
国内各地方,譬如每字1角:
加急3角。每字1角2,加急2角4。电报局起于清末,叫做‘官督商办’。太繁琐,一带而过
哪怕租马车,分开一段距离:
几种价格。饭馆也是,几乎一样菜。若干价钱
表过题外话,再看电报局:
大厅若干工匠,正张罗几个罐装油漆。若干工具,不知做啥。顾客忙自己的,人来人往。有女士不习惯味道,掏手帕捂鼻子
永廷臣瞧见,打量几眼罐子:
留意工匠聊天:从前一直用外邦。特意买国产,据说很不错
说到此间,表一段题外话:
外邦在其本国。18世纪末,1790年建厂。19世纪后期,外邦很多国家,重要工业支柱。早期民国,外邦油漆
1915年,中国制造:
1916年,中国制造。都是沿海,不同城市
还有。华夏沿海,港口重地:
始创民国5年,1916年。仅4名员工,举步维艰。赤子之心,矢志不渝
民国6年并购,民国7年并购:
民国9年,1920年。油漆股份有限公司。打出口号:振兴实业,提倡国货
民国15年,1926年:
公司派人,携带油漆产品。赶赴海外,参加国际博览会。金牌大奖,震动天下。之后激烈竞争,抢夺外邦油漆市场。迫使岛府国油漆,在中国沿海重地,彻底销声匿迹
再有。华夏沿海,港口重地:
始创民国10年,1921年
领军人有骨头,聚集血性汉子:
扎在车间钻研,苦心经营。产品质量要求极严,专门跟岛府油漆竞争
商战相当激烈,凭一腔热血:
在当地,全力打压岛府油漆。国内市场受欢迎,还出口东南亚
最严重时,岛府公司驻华机构:
几乎精神分裂。想不出借口,向岛府本土交待
表过题外话,按下不提:
再看这边厢,电报局。木质柜台,直等前边顾客离开。永廷臣落落大方,笑容可掬。工作人员也客气
还1封,发往江岸大城:
3人早有商量。相互意见,降低风险
电报措辞很谨慎,避重就轻:
瞧过去,无非百姓家庭琐事。为啥?普通民间电报,可被轻易截获。整件事,涉及岛府军方特工机构。林昭嗣、密普卿文化多,常听自然懂
用字不多,必须符合通常心态:
若洋洋洒洒,势必很多钱。工作人员小问题,横以为有钱。但是整体大环境,官方才会不计成本,发超长电文
可付费加密,早被否定:
小百姓没啥隐藏,加密倒被注意。防止,岛府军方特工机构。虽然仅仅猜想
2封电报,3块3角:
谈不上便宜贵,正常
密普卿曾说过:
用平常语言。措辞奇怪,可能被怀疑暗语,也许拒发。解释权,归电报局
遇着岛府人,不围观、不留意:
当对方不存在。眼角余光,她(他)们身份很复杂。所谓客气,统统表面虚假。说翻脸,就翻脸。枪炮军舰,哪样都不少
譬如火车1等厢,虽然经济相对缓慢:
照样很多,才设立。哪怕各行业,工薪层
餐车阻拦管事,踢外邦人下河:
太少见,视觉效果一流。同样方式,除去林昭嗣、密普卿。其他兄弟,皆有可能。封戍边最能忍,不好说
表过题外话,按下不提:
再看这边厢,电报局
蹿进个外邦大汉,骂骂咧咧:
貌似多大仇恨。拍柜台,瞪眼珠子,口水横飞。柜台零碎,全划拉地面。劈空揪工作人员头发,3个大耳光。所有顾客懵了,沉寂三两秒,瞬间火山爆发
呼嚎声四起,厅内乱成一片:
当地中国百姓,面红耳赤,几乎疯了。围了不知多少层,柜台水泻不通。所有言辞骤然混合,仿佛除夕夜爆竹,几乎掀了屋顶。电报局管事,慌慌张张赶出来
只听高呼断喝:
欺我中华无人,讨还公道
办业务的群众,真心被激怒:
场面愈发混乱,不知多少手臂挥舞。人群仿佛海浪波涛,汹涌澎湃。忽剌剌左,哗啦啦右。才散开条缝隙,迅即合拢
几个工匠慌了,打份工求糊口:
唯恐翻了油漆赔偿。赶忙抱了罐子,逃出门去
能理解,艰难求生:
几罐油漆在他们,好东西。没更大力量,尽力保住值钱的
出入口反倒空出来。1个岛府女人:
还个外邦男子,皆衣冠楚楚。2人阴森没表情,充满不屑。食肉动物猎杀前,那种眼神
永廷臣眼角余光,全清楚:
今天为电报,太重要。自顾离开,目不斜视
大踏步行走街面,双拳攥紧:
啪啪爆响。面皮上,一派三九寒冰。心里反反复复,念叨一句话
街面外邦衙役,得了消息:
急吼吼,四面八方聚拢电报局。长棍短棒,貌似凶狠状
为首外邦头领,面皮很紧张:
若中国人都站出来,怎麽办?吓唬哪个,有用麽?只想地面太平,怎麽办?这麽多年,为啥不能彻底压制中国人
街面目光,全朝电报局方向:
场景一片沸腾,堪比过年。永廷臣反方向行走,藏1条小巷
脚尖勾勾,2个半截砖块飞手里:
无须弯腰。所有人注意力被吸引,反倒安全
瞄最后2个,扬手直飞:
立即再拐。飞身上墙头,踪影全无
再看2个外邦衙役,倒地昏迷:
没人知道缘故,当地百姓无所谓。有位老者,叹口气:唉…欺负人吧…中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