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着薛川穹打探着薛姮的事。
陆晏轻笑未语,只觉正值青春爱风流,这些少年知好·色,则慕少艾,也属正常。
不过他更觉得男子汉大丈夫,应志在四方,垂辉映千秋 [2],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也[3]。
皇戚席这里也被薛姮吸引了目光。
陆佩记忆力不错,上次入学宴的帖子他妹妹也收到了,是以认出了鼓上的那个少女。他道:“那不是武国公薛公爷的嫡女么?似乎是个三小姐......叫薛姮?”
“我自认风流,日里见过的美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不成想八百俗粉竟难比那台上桃仙一舞,这薛姮柳腰花态,娉婷袅娜,看来剑舞这一项桂冠非桃源书院莫属了。”
这人言语轻佻风流,使人一听便知,这是位赏花弄月,蜂蝶随香的郎君领袖,浪子班头。
“陆熹慎言,武国公到底也是天子亲臣。”
这一位却是冷冷淡淡,面带肃色。
“谈论个美人罢了,哥哥也这般严重,好没意思。”陆熹落了兴致,收了折扇道。
陆蕴自薛姮落在鼓上时,就一直目不转睛的看着她。此刻闻陆熹言,突然意味深长的一笑:“陆熹说的不错,美人罢了。”
不知道为何,陆蕴这话一出,坐在陆蕴身后的陆静却是眉头一皱。心中生出一丝不好的预感,觉得陆蕴今天一反常态。
众人心中各自思量,随着琴声节奏加快,台上的一舞却已经终了。
最后的双人论剑开始了。
负责抽签的是桃源书院的蔡夫子,他今日应该是特地打扮过的,发髻梳的一丝不苟,一身宝蓝长衫,衣襟处绣了代表桃源女院的桃花。
蔡忠拿着签桶,走到了台上,按次序让六人抽签。
芳华女院柳娉儿,对阵,若川书院王琪。
芳华女院白蒹葭,对阵,桃源书院方妙涵。
若川书院李雯月,对阵,桃源书院甘灵玉。
对剑不像剑舞那般,需要夫子赛后共同商议评级,对剑胜负一目了然,当场就能出结果。
第一场王琪、方妙涵、李雯月胜。
接下来方妙涵超常发挥一挑二,力挫李雯月和柳娉儿,夺得论剑一甲。
没过多久,那其余两项的结果也出来了。负责评审的夫子便站出来宣布结果。
开场群舞,由芳华女院拔得头筹,芳华女院来自江南,本就是歌舞之乡,是以这结果也算意料之中。
独剑舞,桃源书院薛姮鼓上一舞宛若桃仙,惊艳众人,直接艳压其余二人夺得桂冠。那变奏混音的琴曲,奇妙的出场方式,薛姮这个第一当之无愧。
作者有话要说:
1.薛姮开场唱的:罗屏绣幕围香风......出自李贺 《将进酒·琉璃钟》
2.志在四方,垂辉映千秋。原句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秋。【译注】我的志向是著书立说,创作出更多的好诗文,让它的光辉映照千秋万代—李白《古风五十九》其一
3.最好上下文共同理解为好。
原文: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译文:人在年幼的时候,爱慕父母;懂得喜欢女子的时候,就爱慕年轻漂亮的姑娘。
有了妻子以后,便爱慕妻子;做了官便爱慕君王,得不到君王的赏识便内心焦急得发热。不过,最孝顺的人却是终身都爱慕父母。到了五十岁还爱慕父母的,我在伟大的舜身上见到了。句出《孟子〈万章句上〉》
第18章 牡丹宴
三学论剑后,薛姮和方妙涵一舞一武,可谓名声大噪。尤其薛姮本就入学时因着琴艺出过名,那鼓上一舞,更让之被戏称为桃仙,一时间风头直逼慕容韵。
而方妙涵一挑二,虽说不及薛姮惊艳绝伦,但也得了个小辣椒,淑女剑之名。
众人皆道桃源书院出了三佳人:琴有慕容韵、舞看薛桃仙、淑女剑妙涵。
桃源书院的墙头这几日都被爬烂了,书院加了三倍的夫子来回巡逻,依然抵不住少年无处安放的热情。那些周边学子正值年少慕艾的年纪,任凭夫子打骂喝止亦笑吟吟的挂在墙上,可是苦了巡逻的夫子们。
薛川穹虽不在书院,但风言风语的也知道一些。他虽自豪自己有个好妹妹,但到底也不喜欢那些小子打自己妹妹的主意。
为了避着那些不怀好意的少年,每日往军营去的倒是更勤快了。
一晃到了四月下旬,恰逢薛老夫人寿诞,薛老夫人今年四十有八,不到整数便只是小寿。
四月二十五这天,武国公府借着薛老夫人小寿办了个牡丹宴。
虽说大卫朝男女大防不严,但到底女儿家名声贵重,小门小户的便也罢了,京中贵女们却是要端着的。
亲事没定下来之前,所有行事只能隐晦进行。真正相看也是如此这般借着由头,暗地里进行的,就算不成事,亦不损双方任何一点脸面儿。
是以薛老夫人这个牡丹宴办的是非常巧妙。
参宴那天,望京稍微有点头脸,消息灵通的人
脸红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