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凛冬将至。
姜又枞院落门口站着拿衣物的姜玉清。
元绍与她对望了一眼便错开,他未接她手中递过来的衣物。
走远了,才对着来人说,“你受伤伤了要害,以你公主的身份,不能让他人知道此生孕不了孩子的隐秘事,总归这伤因我而起,我自然要担了责任,不会辜负于你。”
姜玉清捂压了一下受伤的地方,苦笑了出来。
前路漫漫,一步错步步错,哪还有回头的余地。
作者有话要说: 您的男配已上线。
第一次来岭南时,大家还记得姜玉清送了避寒的衣物,被嘉拂看到,告诉了小七。
然后当晚元绍来见小七时身上恰好就着了一件披风虽然不是姜玉清送的那件,但恰好就是个大误会了,让姜又枞开始思考二人之间到底是兄妹情多,还是男女情多?
元绍对人好,连带着对姜玉清也好,替姜玉清瞒着来岭南的事,虽然是看在姜又枞的面子上,但他不说因为姜又枞的面子,傻孩子,反而那晚姜又枞问起,还只承认替姜玉清瞒着的事,又承认的特别快,所以这事一出,姜又枞肯定不会再过问披风的事【我知道肯定有人想,为何女主不当场问一下披风的事,解除误会】
又是一误会。
姜又枞对元绍有一点点喜欢,之前她觉得自己的这一点喜欢配不上元绍为她浪费一生娶了她,对元绍不公平,所以第一次离开岭南时,她把玉佩给姜玉清,变相给了元绍一个做选择的机会,如果元绍喜欢上姜玉清,她便不让元绍为难。
最终元绍还是被迫选择了姜玉清,姜又枞和元绍有了这个最终结果。
一边亲情,一边青梅竹马,姜又枞就算硬气,嫡公主,不是忍让吃亏的性子,也不可能说对她五姐翻脸就翻脸,不要期待后面有姜又枞虐二人的情节,换位思考一下,应该能理解女主这种做法,二人后面会自动互虐,也不用小七出手,毕竟抢来的总得付出点代价。
后面和裴聿在一起后,女主不会忍让女配作妖,姜又枞娇气,但我们嫡公主不是软包子,渣作者不喜欢软得没脾气的女主。
不会有人因为心疼男配弃文吧,我觉得这章肯定有人嘤嘤嘤受不了吧。写着写着突然我也很嫌弃裴聿。
心塞了,虐男配,我好心塞。元绍,妈对不起你。
第35章 狗血
十二月中旬的隆冬时节,京城街边未因畏寒少了行人,反而是离年关不足一月,各式各样的喜庆物件全挂了起来。
奉登战事大获全胜,睦邻友好相亲,这个年比往些年更热闹,意义繁重得多。
对天子脚下的人来说,看不到朝堂中更内里一些的事,只涂个表面的太平盛世,就满足坏了。
京城张灯结彩,其乐融融,每个人眉梢都带着喜色。
但再看不透更深一层的东西,多少人也都明白,外患虽是消除了,皇上年事已高,奉登一战能大获全胜,太子功不可没,奉登和西洲一降一和,都可谓是太子的功劳。
六皇子又不差,在太子远离朝堂的短短几十天内,竟大放异彩,以往像是守愚藏拙。
两股势力波涛暗涌,太子仁厚,为人宽宏,少有人会诟病,又有皇后娘家根基放在那里。
而六皇子亲母蒋贵妃,蒋贵妃娘家势力是近二年突起,官至太尉,与军事密不可分,赵竖赵大将军多年立功,却是大字不识的粗人,也要与蒋太尉有密不可分的交集,连赵竖都要被蒋太尉束缚住一二。
如今二虎已经是明争暗斗,皇上看个热闹,虽是男人的事,但家事国事天下事,拉拢最稳固的方式不还得靠家事。
家,怎么能少得了牵连其中的官家小姐们。
又不仅仅是京城这些官家小姐们,那宫中几个适龄的公主们,可也在京城百姓眼中瞧着盯着,什么都将快是风吹草动。
“赵竖赵将军之女,是嫁太子?还是嫁昭和郡王之子沈岭?”
“六皇子近些日子不常去昭和郡王府,恐怕是想求娶昭和郡主为妃,沈家是谁的人,不言而喻。”
“所以,赵将军是太子.党还是六皇子党,如今也是二人暗地里拉拢的对象?”
“可不仅仅是赵将军,最大的肥肉可是……”
几个人低声交头接耳,相视一笑,“宰相大人啊!”
“他不早便是太子一派的人?”
“朝堂之事,瞬息万变,还不可下这么早的定论。”
一家当官的小公子言,“所以,家父讲,皇后有意将五公主许配给宰相。”
“五公主?我还以为为了彻底拉拢住宰相,会将恩宠的七公主嫁过去?”
“七公主,寻好的郎君难道不是岭南的小郡王?”
一人神神秘秘,摆手让几人凑近,“我听说了些皇家的隐蔽事,岭南的小郡王好像是不肯娶当朝七公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