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戏演隋唐 > 正文 分卷阅读63
    就是要去找他的。琼花还想着以什么理由接近他们家呢,这下好了,有了现成的。

    第37章

    一路上假装是在游山玩水, 实则没敢耽误半点行程地总算是到了南阳城外。杨广让她身边带护卫,也有一个好处,就是为她这个招事体质一路上解决麻烦。到了南阳城外, 琼花先去驿馆换了衣服, 吃饭休息片刻, 在确认了宇文成都还没到, 一切都还来得及挽回的情况下,立时只身出门去了城下。

    “我们不过是来此地的游人。为何不让出去?”聚集在城门外空地上的老老少少, 嚷嚷着想要出城,南阳城的守将允许百姓自由出城逃命,朝廷的人却不让,在城门外的空地上放置栅栏拦着,士兵们提着长矛赶人进去, 一个兵凶神恶煞般地看着众人,“伍云召忤逆犯上, 事情未明之前任何人不得外出。”

    “别说侯爷廉洁奉公,为人宽厚,就算真的犯了事,与我们百姓有什么相干, 不让人出去是个什么道理?”一个穿着褐色长衫, 背着一捆柴的青年人说着话就要带着旁边怀抱孩子的妇人往外挤。

    “不要命了不成?”士兵拿着长矛就往那青年臂膀上戳,虚晃一下便把人吓回了栅栏之内,“谁知道你们一个个是不是逆贼家人假扮,都给我老实点!”

    “这位大哥, 可还放人进去?”

    那士兵攥着手中的银子上下打量着面前弱不禁风的小姑娘, 自言自语道:“这倒奇了,谁知道朝廷会不会屠城, 大家都想着往外跑,怎么还有赶着送死的?”

    “姑娘,世道太乱。你再有要紧的事也别进这南阳城啊!”那褐衣青年旁边,怀抱孩子的妇人好心劝解。

    “快走,快走!”那咬了咬银子,确定为真钱的士兵才不管这想送死的人为什么送死,不耐烦地打开了栅栏,一面让人拦着里面的百姓不让出来,一面放了琼花进城。

    “夫人,我原还以为很简单就能出去呢。让你带着小公子白走一趟。”见出去无望,褐衣青年懊恼回到一旁无人处的马车跟前,掀开车帘,请那妇人进去。

    “早便料到会是如此了,不过是不死心罢了。”那妇人倒并不太在意,对青年感激般笑笑,却并不上车,反倒叫住琼花道,“姑娘,你看着面善,可否去过登州城?”

    “啊?”琼花也认出了那妇人便是之前在登州城外被女匪劫持的那个李氏,只是产后瘦了些。

    “果然是你!”那妇人大喜,掂着手中的婴儿,给琼花看,“这孩子多亏了姑娘,才有这生下来的机会。”

    “真可爱。”琼花看着这睡觉还留着口水的白胖婴儿十分好看,想要伸手去摸,又怕这现代人的作风戳到那小嫩脸,只得作罢,“是男孩还是女孩?”

    “是个小子。”李氏笑笑,又实在好奇,“姑娘为何非要进这南阳城?”

    “原是要去别处,走岔了路,须得借道这里。不犯法,也不惹事的,既进得来,总不至于出不去?”琼花胡乱瞎扯。

    “恐怕须得等这件大事过了才行。”那妇人摇头道,“北平王素来仁义,自不会跟百姓过不去,只怕那麻叔谋诡计多端。”

    “既已经来了,倒又想起一件事来。不知夫人可知南阳侯府邸在哪里?”

    “姑娘有何事要找我家夫君?”

    地府的编剧还真是一点都不浪费剧情。

    **

    “有个朋友因故得了这块玉佩,听闻是忠孝王故物。他知道我要借道南阳城,便嘱咐说若是有幸见到南阳侯,定要亲手交付。”

    “果然是父亲之物。”伍云召紧紧握着玉佩,想着他那老父总将忠君挂在嘴边,到头却死在帝王之手,实在是心中愤恨。激动之余却也不忘礼数,“先前内子承蒙相救,已是感激不尽;如今又是姑娘高义,送来这先父遗物,在下实在是无以为报,若有来日,定当结草衔环。”

    伍云召算是十分英雄的人物,武力值也是排得上号,在这个故事里也是典型的美强惨。官二代出身,自己又武功高,偏居一方,有权有势,英年早婚,和李氏从一对璧人到一家三口,幸福美满。结果天降横祸,满门被斩,爱妻为了不拖累自己自尽而亡,他抱着孩子独自闯关,身负重伤,将孩子托付给人,骨肉分离,从此只为报仇。

    “杨姑娘初到南阳,一时间也出不了城。车马劳顿,想来也饿了,如不嫌弃,先用了晚膳,再做打算。”李氏将孩子放在摇篮之上,唤人在府中安排膳食,却又道,“只是如今我家遭逢大难,留姑娘在此,恐怕反倒连累。”

    刚才于坐马车到南阳侯府的路上,李氏询问姓氏,一时间把她问住了,脱口而出杨之后就没了下文。琼花这个名字虽然透着一股浓浓的村味儿,但是貌似还不少人知道。现代名字也必须在考试中保密,就连想拆个字叫木易,都和杨家将重名了。反正就姓杨了,小号以后再想。

    其实,琼花有时候也在想,当初地府报名考试的时候,就跟公务员似的个人简历,生卒年,就连怎么死的都让写得明明白白。而且地府的人应该也都有点特异功能啥的,连她所谓涉嫌作弊都知道,不让提姓名的意义其实也不是很大。

    就在琼花跟着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