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戏演隋唐 > 正文 分卷阅读87
    起吏部的事了?”

    宇文成都想着杨玄感平素为人稳重,不禁疑问:“是不是,看岔了?”

    “我还没说完。事情的来龙去脉皆调查得差不多,就是同他不算相识,怕是尴尬。明日,不对,今日早朝之后,你带他去宫外最近的酒楼便知如何。”

    次日宇文成都果然依言带了杨玄感去了酒楼。原应热热闹闹的地方竟冷冷清清的,老板见来了人,也带着小二告辞走了出去,又帮着关了大门。

    杨玄感十分不解,“你何时变得神神秘秘的?”

    “我比你更想知道是怎么回事。” 宇文成都亦不明就里。

    忽见二楼某个厢房房门一开,从中走出一个妇人装扮的女子。

    杨玄感冁然一笑,“出尘,你总算露面了。”

    “公子自有结发妻,伉俪恩爱在人前。奴家夫君良善人,不懂人情多是非。如有得罪请海涵,放我夫妻去团圆。承君恩情千年记,永生不忘来世还。” 张出尘并不理他,只看向屋内,以古时的乐府曲调唱着词,她本就是家伎出身,唱起曲来,驾轻就熟,声音婉转。

    “出尘,你总算露面了。”琼花一身男装从屋里走了出来,轻咳一声,现学着杨玄感的样子复述了一遍,表明自己演的是谁。她不大会唱歌,只能用类似数来宝的方式念台词,倒是叶别有一番风趣,“你我自小无猜疑,奈何国法头上悬。老父做主定姻缘,举案齐眉终有隙。我心至诚卿应知,前事皆可不在意。携手共同回家去,自当放他去天涯。”

    “那日李郎来拜见,司徒见他貌非凡,有意收留作门客,反被婉言相拒外。我本奉命去亲近,蒙他真情来相报。举头三尺有神明,此世再无生二心。”出尘唱罢,忽然捧起放在二楼栏杆里的一盆牡丹花,举过头顶便往地上扔了下去。

    “砰”地一声,花盆随即四分五裂。

    杨玄感脸色由红变青,终于问道,“这是何意?”

    “唱的是你家故事?”宇文成都对市井八卦向来知之甚少,乍听这戏文更为茫然。

    听这般说,杨玄感方知此事并非是他安排,才稍稍缓了些神色,“出尘的武功,骑射是自小同我一起学的,我们就像是同一个人,从未想过会有真正分离的一日。””戏文中的李郎所犯何事?”宇文成都仔细一想琼花所述看到的事情,大概才明白些原委。

    “良贱通婚。”

    这种民间的事情,往往有苦主提告,官府才会受理。出尘是杨家的家伎,杨玄感自然有权提告,至于为什么不告他拐卖下女,想来则是戏文里说的出尘原本就是奉了杨素的命令接近她丈夫的,不料却动了真情。宇文成都又问道:“你说碍于国法,无法娶她为妻。又不让别人正娶,这算什么道理?”

    “你的朋友是想要让出尘主动现身,高高兴兴地回去给他做妾。父母之命的正妻,自己喜欢的爱妾,尽享齐人之福。”琼花又笑问杨玄感,“她讲的的故事,我临时写的戏文,怎么样,可还真实?”

    琼花那日确实看到了杨玄感骑马拖着李靖游街,才感叹完托塔天王(并不是)竟有这么惨的一段。那张馄饨汤料的方子竟就变了个新任务出来,说是要让杨玄感去除心结,祝福李靖和红拂女的爱情。任务没头没尾,还好实时发现了李靖同躲在角落里的张出尘做着手语,让她不要现身。琼花在做”破镜重圆”任务时和这位传说中的红拂女有过一次不是太愉快的交涉,勉强算是认识,于是干脆直接点,过去就表明身份,问她是不是需要帮助,进入任务。

    杨玄感见长公主介入此事,震惊之余却也只能骑虎而下,“李靖如今触犯国法,一旦刑部过审,轻则廷杖,重则流放。”

    张出尘原是最快意恩仇的,只是杨素府上对她有养育之恩,她同杨玄感自幼便亲近,因此在这件事上有些束缚,想说的话也不能尽说。她拉过琼花,悄声道:“药师亦出身将门,在地方担任微职,他家人从未认可这件亲事,我们其实并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良贱通婚的罪名实不敢领。”

    “啊?”琼花愣了,这个故事和小时候听的红拂夜奔大相径庭。楼下二人更是不知她二人在嘀咕什么,面面相觑。

    出尘红了脸,继续说:“就算不为世俗理解,我们彼此认可,就是夫妻。”

    好像,有点明白了。琼花替她答道:“他二人并非过了官府文书,不是夫妻。而当时杨司徒在时,就将出尘赐给了李靖,因此算是走了正路。李靖并未触犯国法。”

    杨玄感更是一惊,质问张出尘,“不是同我说只要明媒正娶四个字而已?他给你的又是什么?”

    “公子错了。”出尘终于出声辩驳,“你待我如珠如宝,出尘心中感激不尽,可李靖真真正正将我看作一个人。初至他家乡雍州,父母不认,甚至威胁要将他逐出族谱,他并无丝毫退让之意,长跪父母之前据理力争;后来家人瞒了此事,私自为他议亲,趁着尚未传开,他去那女子家中负荆请罪,自污名声,让她家及时退婚,另寻良缘;还有,就公子府上派去的人还有刑部的那些小吏,根本打他不过的,不过是他担心我为人指摘,不得自由,才甘愿受缚。”

    悄悄跟来洛阳的张出尘想救下李靖,两人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