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衎……慕容衎……
他说他叫容衎,字燕持,洛阳人氏。却原来,都是骗她的。
他是胡人,鲜卑人。不是汉人。
桓微心中酸涩,持着薄笺的指微微颤抖起来,眼睫一扇,一滴泪无声无息地滑下。
她想起那年初见,暮春三月,清明射柳。她站在西府军校场的高台上,遥遥瞥见跑场中一人策马提缰,搭弓发箭,于百步之外,正中柳枝。
奔马激起的沙尘之中,少年秀颀挺拔的身影清晰又模糊,杨柳疏疏而落,被他握在手中,就像是握住了她的心,她从来没有过那样紧张而快乐的心绪。
她又想起十四岁那年、她平生所做过的最出格的一件事。他犯了军规,叫他阿父军法处置后关在营牢里。那天是除夕,荆州府阖府上下一起守夜。她在夜里乔装扮作小兵,给他送了一碗饺子。他那时是只知她齿序不知她名字的,便问她叫什么,眼中温柔得如同月融春水。她觉出一丝意味来,指着碗里的饺子羞红了脸不说话。从这以后,左右无人时他便唤她皎皎,从没有人能把她的小字唤得如此动听。
现在想想,其实距此也不过两年,却遥远得仿佛两世了。
谢沂看着她,秀颀纤细的美人安安静静地坐在亭中,手持红笺,神情漠然。除却脸上未干的泪痕,看不出一丝一毫的生气。才被春风拂暖的人儿,顷刻间又被冰霜冻住了。
她现在一定很后悔让自己去了淮南。
谢沂漠然移开了视线。
谢沂在想什么桓微自是不得而知。她闭一闭眼,将未尽的泪水都阖在眼中,那些被她辗转念了千万遍的过往也随之在泪水中消融。忽然间,就都放下了。
“谢郎君。”
她眼睫一扇,微笑着睁眼唤他,眼中清光潋滟。
“七夕黄昏,清溪神庙,皎皎等您。”
第25章 七夕(入V三合一)
次日, 谢氏的媒人如期带着纳采礼上门, 长公主同意了议婚, 两家交换合婚庚帖, 在祖庙进行占卜。短短几日, 就将婚期定了下来, 定在下月廿七。
期间,北燕的使者也曾上门,却都被拒之不见。桓府上下瞒得极好,桓微半点也不知情。
至于桓芙的婚事,则定在长姊出嫁之后。
时光飞逝, 七夕转眼即至。南齐风俗, 妇女会在这一夜持彩缕,穿九孔针, 向织女拜月乞巧。乞巧结束后, 还须守夜。每一年,宫中都会举行盛大的乞巧活动。
民间也是热闹非凡, 清溪小姑神庙将举行盛大的庙会,有花灯可看, 有姻缘签可抽。这一日, 也是青年男女为数不多的相会的日子。
到了这一日, 庐陵长公主早早地带了几个女儿入宫,李夫人也在陪侍之列。桓微因与谢沂有约, 推说不去, 庐陵只是略皱了皱眉, 同意了。
待庐陵等人走后,桓微才开始梳妆打扮起来。她梳朝云近香髻,髻上未佩步摇,束了两根丝带。黛笔浅描,口脂轻点。着一身玉色折枝花的齐胸襦裙,逶迤如云,飘逸隽美。
她鲜少有这样精心妆饰的时候,新装靓饰,艳冶绝伦。采蓝一时看呆了眼,移不开视线。桓微在额心点了一朵花钿,揽镜清凌凌一笑,“都说女为悦己者容,女子要为喜欢自己的人妆扮,他应该是喜欢的吧。”
她既决心遗忘前事,也就决定要和未来的郎君好好相处。纵使她对婚姻情爱没什么向往,也不想做一对像父母一样的怨偶了。
采绿正替她挂着腰饰,闻言,动作微微一滞,又很快将玉玦重新挂好。
今日是七夕,建康街头月上柳梢,华灯璀璨。桓微笼着雪色帷帽,乘车在清溪中桥停下。清溪上跨有七桥,宛如七道飞虹,桥上则悬红结彩,花灯如昼,宛如繁星汇成天河,绚烂至极。清溪河畔建有清溪神女的庙宇,开门白水,侧近桥梁,两岸,车如流水马如龙。
相传,清溪神女是前汉秣陵尉蒋子文的第三个妹妹。她未嫁而死,被祀为神,常有青年男女来此祈求姻缘。
神庙的后院之中,更有一株树龄五百年的桐花树,女郎们祈求姻缘时则将红绸挂在树上,因此也被称作姻缘树。
此时,神庙附近已聚集了不少的青年男女,人声渐沸。
桓微笼好帷帽,步月进入庙中。她同谢沂约定了要在清溪神庙见面,见供奉神女的殿堂此时还没什么人,便进去拜了一拜。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