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清穿之大福晋育儿记 > 正文 分卷阅读44
    。她们是半点捞不着的。

    这个奶娘其实也不是要现在就捞些油水,毕竟孩子还小,她想着是以后出嫁后的事情。

    只是心有不甘罢了。

    和卓想到清朝的公主大多命苦,和亲之后大部分都早早的就没了,连个子女都没有留下的。

    除去不适应蒙古环境之外,另外大部分都是因为这类奶嬷嬷,教养嬷嬷把持着公主,不让公主和额驸见面,长此以往,抑郁而终。

    大家都知道,清朝额驸要见公主是需要传召的,

    当然,本意是好的,怕额驸对公主不好,勿要忘记君臣之礼,而且也是对外嫁的公主一种保护

    奈何到了这该死的奴才手里,公主们就成了她们牟利的工具。

    教养嬷嬷就会以各种礼教来阻止公主和额驸见面,有的甚至出污言秽语,直言公主想男人不要脸之类的,

    公主脸皮薄,被欺负也不知道如何说,

    因为清朝,公主府内,掌管一切经济人事大权的是教养嬷嬷。

    公主们远嫁他乡,孤苦无依,也莫可奈何。

    更何况,公主们都是从小被教养了女戒、女德等礼仪。早就失了太祖时期女儿们上能打马护家族,下能入院管家室的豪情了。

    一个个都被教养的跟个汉女似的。

    温柔腼腆固然是女子美德,奈何她不适用于草原上啊。

    很多公主就这样抑郁而终,教养嬷嬷在公主府就和天皇老子一样的存在,公主要见额驸还要用金银财宝来贿赂教养嬷嬷。

    奶娘2

    夫妻之间见面三分亲,和亲公主本就和额驸有隔阂,不见面,哪里来夫妻感情一说呢,这其实也是公主大多无子嗣的一大原因。

    在和卓看来,这些嬷嬷们灭九族都不为过,不谈她们凌驾于主子之上,如何欺辱主子。

    就单单她们这种行为破坏了满蒙联姻,破坏了上位者以嫁公主渗透蒙古势力的想法,死一万次都不够。

    这个事情到乾隆朝才爆出来。

    这件事情必须要在小珍宝出嫁之前解决,不过急不得,需要一个契机。

    现在宫中年龄最大的公主是康熙的养女,恭亲王常宁的长女。

    今年是康熙29年,这位封了和硕纯禧公主,已经下旨嫁给蒙古科尔沁部台吉博尔济吉特氏班第。

    康熙亲生的女儿排行最大的是荣妃的三格格,日后的荣宪公主。

    想到这里,和卓一点都没有心软,这个嬷嬷素日里装的很,或者说刚开始她没有这个意思,觉得福晋性情温和,养大了她的心。

    和卓后来又暗中观察了几次,发现这个嬷嬷确实存着从小在小珍宝身边改变小珍宝的思想,让小珍宝变成教养嬷嬷的傀儡的心思,做她们的财库。

    和卓气愤非常,直接做了一个局。

    康熙赐给小珍宝的东西中有两样看着很平常,奈何御赐之物就是御赐之物,偷盗御赐之物,就是死罪,还要祸及家人。

    这御赐之物不见之后,由前院的大嬷嬷和施嬷嬷在众目睽睽之下搜出来,奶嬷嬷百口莫辩。

    和卓并不想让清朝公主府教养嬷嬷的弊端现在从大阿哥所爆出,所以用了一个盗窃御赐之物的罪名安置她。

    毕竟在内务府,照顾皇子,公主,格格的奶娘嬷嬷们还是有些地位的。

    很多都是家里在内务府当差的。

    若是造成的警醒和反弹也是麻烦。

    所以用了一个盗窃罪,人赃并获,辩无可辩。

    也不想从她的口中,传出大阿哥所的事情,所以,给她下了悲伤散,少量就能勾起人悲伤的往事,和卓给其下了上百倍,那人就会哀痛的崩溃,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果然,奶娘还没有走到慎刑司,就咬舌自尽了,她一路恸哭不已,哀伤万分,众人还以为她是哭自己的命运和家人的命运,毕竟偷盗御赐之物是大罪。

    她在内务府的家人也俱被革职,所以之后并不用和卓做什么,他们一家就过的很凄惨。

    总之他们过的不开心,和卓就开心了。

    这一群蛀虫,不要说他们的家人不应该受罪。

    家人享受了这些肮脏银子带来的荣华富贵,自然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你还以为他们是完全不知情的吗?

    和卓不是一个心软的人,修真界心软的人是活不长的,

    同样的道理,

    这宫里,心软是最要不得的。

    丫鬟素兰1

    这两日和卓发现有个丫鬟很是奇怪。

    由于范格格双胎的事情,胤禔对后院格格侍妾们很是不待见,

    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