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清穿之大福晋育儿记 > 正文 分卷阅读91
    一番寒暄之后寿宴就开始了。

    祖母的寿宴办的很是热闹,伊尔根觉罗家如日中天,本来就多预备了十桌席面,后来又添了十几桌来作罢。

    宴会上阿玛红光满面,老娘祝寿,太后娘娘送了礼来,虽然是私下里,毕竟送了来不是,还有皇上的两个皇子来祝寿,女儿生了皇长孙,自己继续担任户部尚书,

    美的很啊。

    门房收礼的人都收到手软。

    热闹一直持续了很久,回去的路上小珍宝都睡着了,因为和九阿哥同行,和卓分了两坛子果酒给他。

    夫妻俩回去的路上都在小憩,一场寿宴,大家都累了。

    翌日,祖母带着额娘来进宫谢恩。

    虽然说祖母是博尔济吉特氏,不过和太后其实没什么关系,只算的上是族人罢了,

    太后在宫中孤独,故而对这些嫁到京城的蒙古贵女还是很和善的,所以留了祖母说了好一会子话,一起回忆家乡。

    昨日惠妃娘娘也送了一支赤金五蝠捧寿簪,祖母也是要来谢恩的,所以再来了惠妃宫中。

    考虑到祖母年纪大了,在宫中跪拜也累,和卓就待在惠妃这里,弘昱和二阿哥,小珍宝也待在这里等着。

    祖母:“奴才给惠妃娘娘请安,惠妃娘娘吉祥”

    惠妃:“老夫人快快请起。”

    惠妃看到祖母戴了她送的簪子,心中满意。

    你一番,你身子骨还很硬朗,

    我一番,娘娘风采不减当年半分,互相寒暄之后。

    祖母和额娘突然跪下给惠妃磕头,惠妃不让她磕头,祖母却说非磕不可,毕竟祖母是宜妃娘娘的嫡亲外祖母,宜妃和惠妃是同级别的,若是寻常见礼也就罢了。

    祖母表示:多谢惠妃照顾孙女,大福晋能平安诞育两个阿哥,都是惠妃的照拂云云。

    语气恳切真挚,饶是惠妃也不免动容。

    祖母进宫

    祖母从惠妃的储秀宫出来,和卓相送,

    因祖母还要到宜妃娘娘处谢恩,和卓不便跟着,所以就直接回到了阿哥所,孩子们放在惠妃那里和卓很放心。

    和卓并不知晓她走后,婆婆惠妃对她展开了讨论。

    和卓祖母走后惠妃感叹:“怨不得伊尔根觉罗家子孙兴旺,个个都出息,妻贤惠三代啊。”

    巧姑姑:“奴婢冷眼瞧着,大福晋也有些伊尔根觉罗老夫人的风范,进门就给娘娘添了两个孙子,一个孙女,可见是个有福的。”

    惠妃听到孙子孙女心里高兴,面露得意之色,大福晋最近又给她添了一个孙子,可把荣妃给眼红的。

    点头赞同:“那是,当初也不看看是谁选的。转头又说起旁的事情:“大福晋那一届的秀女出色的比较多,你还记得那个富察氏吗?”

    巧姑姑:“娘娘慧眼识珠,奴婢记得,当时娘娘还说,富察氏温婉秀美,颇有才情,看着又是个有成算的,定能当好皇子福晋。”

    巧姑姑伺候惠妃久了,不会向小宫女一样战战兢兢,这话现在也就她敢说。毕竟这富察氏都......

    唉......

    惠妃:“是啊,当初本宫更看好富察氏,富察氏是满洲大族,他阿玛是二等侍卫(正四品),他祖父是史器营翼长(正三品),一家子都是在军中,对老大以后发展更好,没想到是个没福气的,大婚两年就去了,连个子嗣都没留下。”

    惠妃摇头啧舌,一副可惜状。

    巧姑姑给惠妃添了一点茶:“奴婢听闻那富察格格的夫婿是辅国公叶布舒的嫡长孙,去年选秀的时候他们家为嫡长孙求娶嫡福晋,皇上把那富察氏的堂妹给嫁了过去。”

    叶布舒为太宗皇太极的四子。

    惠妃:“本宫听闻那富察氏嫁妆丰厚,现在白白便宜了旁人。”

    “巧儿,你看本宫这个儿媳妇怎么样?”

    巧姑姑心思一转,这个说不好,

    其实巧姑姑自己也看不透大福晋这个人,说她单纯吧,她牢牢的抓着大爷的心,说她心机深沉吧,大福晋连大阿哥所里的好些事情现在还是前院大嬷嬷在管,也不抓权,也没有迫害大爷的子嗣姬妾。

    巧儿沉思了一下便说:“大福晋对娘娘孝顺恭敬,对大格格,大阿哥,二阿哥事事亲力亲为,对大爷也体贴。”

    惠妃摇摇头:“你说的这些本宫都知晓,大福晋是个孝顺的,对老大孩子也好。

    但是本宫觉得她有些立不起来,嫁进来这么长时间了,管家权还没有抓在手里,很多事情还是前院的大嬷嬷在做,

    对了,记得去敲打敲打那大嬷嬷,大福晋是个软弱的,本宫可不是吃素的。”

    巧姑姑垂眸福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