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清穿之大福晋育儿记 > 正文 分卷阅读161
    两日明安更热情了,见识了胤禔的武艺,自然更热情了啊,他们蒙古人天生敬畏强者,另外这大阿哥年纪轻轻就生了8个子女。

    这生多子女在他们眼里也是很厉害的,比如康熙。

    他比胤禔大十来岁,到现在也就得了两个儿子,3个女儿。

    看着胤禔这两日的郁闷,和卓可乐的不行,胤禔看自己福晋笑的前俯后仰的,花枝乱颤。心里咬牙,让你看爷的笑话。

    扛起来就往帐子里去,一夜春宵…..

    在草原上的日子确实挺开心的,胤禔在一众蒙古王爷中也很吃的高,武力值高,性格爽利大气,又能喝酒。

    太子爷反而没有胤禔在蒙古王爷中受欢迎。这让太子很是郁闷,其实太子爷有时候也太端着了,而且身份也让蒙古王公们不好接近,胤禔常年和军中的汉子们混在一起,哪里有什么架子啊。

    太子妃也很忙,要帮着温僖贵妃招待蒙古福晋们,还有那些蒙古贵女。

    回程的时候,康熙大概也确定了要将四公主嫁给谁了,四公主是郭络罗贵人所生,生的爽利大气,求娶的也很多。

    康熙打算将她嫁给喀尔喀郡王,喀尔喀郡王的草原被葛尔丹夺了去,这次也要参加了秋围,表示愿为大清的先锋,剿灭葛尔丹,为部落的族人报仇,康熙爷应允了。

    回到京城,狠狠的休息了几日后,马上又是太后娘娘55岁的寿诞,太后不想大办,奈何有个孝顺的儿子,还是办的有声有色的。

    一起去塞外6

    和卓带着众人一起去宫中参加寿宴。皇子福晋中和卓这大福晋的队伍最壮大,8个孩子,还有一个侧福晋。

    太子爷那里就两个小阿哥,其中一个还病歪歪的。

    三爷那里,一个都没有。三福晋看着大福晋这样的阵仗是既羡慕又嫉妒,荣妃已经给她下了最后通牒了,再给一年的时间,不然就要停了后院避子汤药,这三福晋进门4年了,进门后后院荣妃一直赐着汤药,连董鄂家族这回也没话说,只怪自己女儿不争气,连个蛋都没怀上。

    四阿哥那里倒是生了一个女儿,是李格格生的,之前也生了一个女儿,不过很快就没了。四阿哥只希望这个女儿能好好养大,看着大嫂后面一串的孩子也很是羡慕,他也想要嫡子啊。

    五阿哥刚刚大婚,自是还没有子嗣的。

    太后娘娘看到大福晋来了很是高兴,年龄大了,总是喜欢多子多福的。不过想到太子和太子妃,还是没有招手让大福晋过去,而是让太子妃过去了。

    太后娘娘是个随和的人,嫁到宫里就一直跟着孝庄太后,现在孝庄太后去了,就一直随着康熙爷的意思,康熙爷疼爱太子,她也最喜欢太子。

    太子妃没有嫁进来之前,她最喜欢大福晋,大福晋蒙语说的好,人也可亲,小珍宝又活泼可爱,还连着给她生了3个曾孙。

    不过这就是太子妃进门之前的事儿,现在太后娘娘眼前第一得意人是太子妃,好在太子妃蒙语说的也顺溜,人也孝顺,太后隐晦的看了眼太子妃的肚子,希望尽快有好消息吧。

    太监开始唱礼。

    “白玉观音像一座,

    白玉如意一柄

    海南蜜蜡手串一件……….”

    康熙是个孝顺儿子,送的件件是精品,太后娘娘直言太贵重了,要把钱都用在钢刃上。

    康熙说什么都比不上儿子的孝心,国泰民安云云。

    太后娘娘也就那么一说,寻常是从不反驳康熙爷的。

    接下来就是太子爷献上礼物,太子爷寻了108颗硕大圆润的东珠献上。

    和卓不喜欢出风头,献上的就是中规中矩的东西,挑不出错,又珉宇众人。

    四阿哥喜欢佛经,送上的有自己手抄的佛经,用了蒙语和满语,字又写的大,太后直说有孝心,小小的出了不把风头。

    这次寿宴也是四妃办理的,11月天气转凉了,不过还没有下雪,所以宴会举办在园子里。

    “今日大嫂这儿可真是热闹,大爷这边8个孩子,太子爷那里才两个。”三福晋这蠢货又开始挑拨离间。

    和卓吃了一口菜,慢条斯理的擦擦嘴:“我们也虚长几岁,过个几年,你们也都是膝下有子有女的。”

    我们这桌太子妃身份最高:“大嫂确实让人羡慕,不过咱们也都会有的。三弟妹,听说三弟新得了一把古琴。”

    三福晋听到这么说,也不好在太子妃面前得意,毕竟她可是一直得宠的,就笑笑揭过了这篇。

    四福晋看到三福晋这有些小得意的样子,心里隐隐有些苦涩,四阿哥虽然对他也不错,不过根本不能和大福晋和三福晋相比,听说太子妃进门之后也是盛宠,她也就能和五福晋比比了,哎…….

    酒过了三巡,皇孙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