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害羞,不过和卓是很严肃的,慢慢的小珍宝也听进去很多。
人伦之事罗夫人也会和小珍宝如何吸引男人,以及夫妻人伦如何获得快乐,让男人女人舒适这些。
和卓不是公主,所以去了蒙古面对蒙古部落族人排斥的压力要小很多,虽然说是康熙的长孙女,说白了就是个多罗格格,县主而已。
连郡主都不是,要亲王之女才是郡主的,康熙爷也没有特别给封号。
而且额驸年纪小,之前也见过小珍宝,对小珍宝印象很好,这些都是优势。
很快忙忙碌碌到了康熙43年的3月,马上要迎娶侧福晋舒穆禄氏了,迎娶侧福晋的事情内务府和礼部有专门官员会来办理,府里配合就行,而且之前迎娶过一回了,一回生,二回熟,大家都清楚套路了。
礼部的官员也告知了,说小珍宝的嫁妆礼部准备的差不多了。
胤禔和卓还另外给小珍宝准备了一份嫁妆,科尔沁没什么战乱,和朝廷也比较友好,不过胤禔和卓还是做足了准备。
直郡王再娶侧福晋1
惠妃还特意为了要不要准备嬷嬷,和卓表示不用了,
宫里给公主的嬷嬷都只会趴在公主身上吸血,小珍宝不过是宗室女,不是公主,用不着嬷嬷,也没有试婚格格,听说这额驸还没有小妾之类的呢,毕竟年龄还小。
胤禔去请旨,要求亲自去送嫁,不过康熙不见他。
胤禔的势力大部分在军中,估计是担心到了蒙古联合吧。
最后康熙下旨让皇五子胤祺去送嫁,胤祺由太后抚养长大,在蒙古那边,尤其是科尔沁比较亲近,这也算是给足了小珍宝颜面了,惠妃,胤禔也没话说。
康熙43年3月26日,是个宜嫁娶的好日子,直郡王胤禔娶侧福晋舒穆禄氏。
为什么不说迎娶呢,因为是礼部官员去迎的,胤禔没有亲自迎,只是在门口接一下。两个侧福晋都是这样,之后和卓这个嫡福晋是亲自迎娶的。
其实皇子嫡福晋也是可以让礼部官员去迎接的,不过一般为了表示对新娘子和岳家的尊重,一般皇子嫡福晋都会由皇子亲自上门迎接。
不过也不是没有例外的,像太子妃就是礼部官员上门迎接的,不过是因为太子婚礼很是繁琐,太子另外有任务,不能来迎接罢了。
和卓还是挂着微笑,招呼客人,前两天侧福晋的嫁妆进门,也是58抬,数量一样,质量比纳兰氏的要低很多,大概一共价值2万两的样子。
其实也很丰厚的了,不过有了比较,总是要被议论两句的。
忙忙碌碌的一天,府里一片红色,郡王可以有两个侧福晋,直郡王府已经满额了。
好像似有所感,礼官唱:送入洞房,胤禔回头看了和卓一眼,和卓也对上了胤禔的眼睛。
那一瞬间,好像热闹的场景都销声匿迹了,彼此眼里都只有她他。
刘八斤看主子呆愣在那里,轻轻推了一下,胤禔回到了现实,和卓也起身走开了。
不过这一幕被有心人看在了眼里。
席面上并不用和卓招呼,只需要呆在福晋那一桌,露面即可,有紧急事情需要处理的就会自己找来的。
和卓这一桌都是嫡福晋,席面上大家都有些沉默,已经不是刚成婚的时候的小女孩了,和卓这一桌最小的是八福晋,可以说除了八福晋,每家都是有嫡福晋的,御赐的和后封的占各半吧。
八福晋美貌的脸上也有些轻愁,因为多年未生育,康熙太后很是不满,惠妃作为养母,在康熙33年就提出要送两个格格到八爷处,被拒绝了。
后来康熙39年,卫贵人被封为良嫔,再次提出无子嗣的事情,被赐了两个格格过去。
其实康熙33年的时候,胤禩就生下了一个儿子了,不过因为一直拒绝纳妾,导致了康熙太后的不满。
他们认为八福晋本身不生育,阻挠丈夫纳妾生子,是大逆不道。
其实八爷夫妇是难得的恩爱夫妻,至少外人是这样认为的,毕竟生下儿子弘旺之后,八爷就再也没有进过后院了,只和八福晋一个人在一起。
直郡王再娶侧福晋2
之前另一个侍妾也给八爷生了一个女儿,而且两人都是八福晋安排的,不过从未对外说过,拒绝赐格格什么的都是八爷。
因为八爷这份专一的“爱”,八福晋从未对外解释过,所以康熙对她很是不喜,认为她把持自己的儿子。
依和卓看,八福晋是将自己困在这个“情”字之中了,
不过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焉知八福晋不是心甘情愿的呢。
三福晋虽然爱出风头,有时候喜欢撩拨和卓这个大福晋,有喜欢与四福晋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