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愧是皇上,这看上去花团锦簇的八福晋,其实不就是个孤女,还是个罪臣之后,寻常百姓家,都不会娶一个孤女。
普通的官宦之家,也不会娶罪臣之后,他们这些兄弟却看不清,还以为皇上多宠老八呢。
看着八福晋身后有这郭络罗氏和安郡王,其实都不靠谱,郭络罗氏因为明尚之死早就怨恨上八福晋母女了,只是因为安郡王府不好撕破脸罢了,安郡王府更是,当年八福晋额娘被封郡主,出嫁后落下了个克夫的名声,让王府一府邸的姑娘都受到牵连。
后来安亲王又将八福晋接回家中,甚是宠爱,一个外孙女超过了一种嫡亲孙女,人家对她能没点什么想法?
不可能吧。
不过胤禔也再一次体会到了帝王的心机,什么都能算计,什么都能狠得下心。
胤禔紧紧的搂着和卓,和卓安慰的拍拍他的后背,两人不说话,不过气氛却不是旁人可以插得进去的。
胤禔并不是一个拖泥带水的人,自己没了夺嫡之心之后,将一些布局都撤掉了,也不会拉拢官员了。
另外还和明珠恳切的谈了一次,明确的表明自己的立场,明珠一开始不相信,不过慢慢也相信了,恨铁不成钢,拿自己的外甥也没有办法,加上自己已经年老,很多时候精力也跟不上了,后来又看到索额图的下场,开始庆幸自己的及时抽身。
现在已经写了折子养老了,不过被驳回了。
胤禔自从没了夺嫡的心思之后,脑子前所未有的清醒,很多之前看不明白的事情都看明白了,皇阿玛现在对于他们这些儿子,更多的是皇上的身份罢了。
父亲的身份很少出现了。
也从老三,老四,老八,眼里看出了野心,老四藏的很好,不过可瞒不过他。不过是不争就是争,其实老四争的是帝王之心,帝王的偏爱罢了。
满月宴6
不过确实很成功,跟着太子后面,皇阿玛对他很是器重。
老八就跟个傻的一样,树大招风都不懂,一棵树,根还没有长好,就拼命的抽枝条,长叶子,能好吗?
大风一来,不就吹倒了吗?
看在同在额娘膝下的这一层关系,劝导过两次,不过还没开口说完,就被这小子糊弄过去了,胤禔也是冷了心,随他自己把,若是日后有难,大不了看在额娘的份上拉拔一把。
胤禔后来想了想,觉得福晋的做法也无不可。
可以说是以力破巧了,大福晋和八福晋闹僵了,他也可以趁机和八爷府撇清了关系。
毕竟人人都知晓:大爷大福晋伉俪情深不是。他也妇唱夫随一回不是吗,不过老八那小子精明的很,恐怕不会上当,不会撕破脸的,不过他这个姿态要摆对。
确说八爷府里,八福晋虽然在宴席上呆到了结束,不过回到府里,就大哭了一场。
八爷也弄清楚了原委,心中原本对大嫂的敬意也转变成了怨恨,忙着安慰怀中的娇妻。
不过怨恨归怨恨,大嫂在自己年幼的时候对自己有恩,他还记得6岁那年,大嫂刚嫁过来的时候,回门的时候,给他也带了糕点吃食,还有一些小玩意。
虽然现在看来不值钱,不过当时糕点甜滋滋的滋味一直在他心头,后来奴才们也不怠慢他,克扣他的伙食饭菜了,他知道,这都是因为惠妃和大哥重视他的缘故。
当时小小的他知道,这是大嫂的功劳,惠妃虽然不会害他,但一般都是无视他的,自从大嫂嫁过来之后,四时八节,惠妃每次都会派心腹到阿哥所来看望,送些东西。
大哥大嫂每次出宫也会给他带些东西,甚至带他一同出去过几次。
额娘懦弱,在大嫂身上他体会到了如慈母般的关怀,一直铭记在心,只是大嫂似乎和福晋气场不和,两人一直处不好。
若是和卓听到八爷的心里话,估计会揍他,她当他是弟弟,你却当我是娘,是什么神操作。
老娘可不想要你这样一个大儿子!
不过有恩不代表不怨恨了。
很多时候越是亲近的人,越容易怨恨!
大嫂这是当众给福晋难看,说她不敬祖宗,这可是大罪,大嫂究竟要干什么?还是说岁月催人变,大嫂已经不再是那个带他出去玩,递给他糖葫芦,饭桌上给他夹菜,又怕他不够钱用,偷偷塞银钱给他的那个大嫂了。
爷定要问个明白,八爷心里腹议道。
不过当下是先安慰好自己的福晋,旁人都说福晋善妒不能容人,他知道,都是为她担了这个名头,苦了她了。
刚开始,确实存着利用福晋身后势力,才对福晋好,不过人心都是肉长的。
福晋一颗心都在自己身上,全心全意的为自己好,她那样骄傲的人,为自己委曲求全,岂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