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清穿之大福晋育儿记 > 正文 分卷阅读230
    之前有好些给小珍宝带走了。

    还有一些剩下的好东西,和卓会看着处理,绝大部分都是可以长久存放的,和卓都会存放好,日后给儿子女儿们。

    今年又是选秀年了,弘昱和弘方,和卓的二儿和三儿,不出意外,都会指婚了。

    那套十八子手串,白水晶的,和卓觉得不错,并没有放到几个格格的添妆中,和卓准备将这个作为给媳妇的见面礼。

    很快到了康熙45年的5月,直郡王府里二格格下嫁汉人李氏。

    李氏一族早已在京中准备好了大婚事宜。是以,二格格是在京城大婚的,婚宴办得很是热闹。

    三天后就是回门日,胤禔去兵部点个牟就回府了。

    施嬷嬷快步进门,给屋里各位请安,一圈下来要废不少时间,胤禔听的不耐烦。

    “行了,直接说,是不是二格格和额驸到了?”

    “回爷的话,二格格和额驸已经到门口了。”

    和卓转向胤禔:“爷,是否要去迎一迎?”

    胤禔哼了一声:“爷是长辈,把女儿都嫁给他了,迎什么迎。”

    和卓看他使小性子,酸着,别扭着。不过胤禔说的也对,他是王爷,又是老丈人,哪有亲自去迎接的道理。

    其实和卓早就安排好了,不过胤禔是这个王府的主人,总是要问一问的。

    “小钱子,去和世子和弘方,弘韦说一声,去迎一迎。”

    小太监应声去办了,胤禔却有些皱眉。

    二格格回门1

    “爷,满汉一家。”

    其实二格格一个侍妾生的格格,回门是不必要世子去迎接的,去个嫡子迎接,就是非常给脸面了。

    和卓这么安排是有用意的,一来,皇上赐婚就是为了应承满汉一家,才将公主和宗室女嫁给汉人。

    和卓让世子迎接,也是变相的拍康熙马屁了,表示咱们家对朝廷的满汉联姻也是相当重视,在这方面即使在再苛刻的言官也说不找胤禔这个皇长子什么。

    二来,这李氏一族在京城不怎么样,但是在江南是士族大家,对当地百姓影响还是挺大的,很多时候他们对百姓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当地官员,直郡王世子迎接额驸也是表示对他们的重视。

    文人嘛,一张脸看的比什么都重要。额驸回去自然会将这个情况告知家中。

    三来,日后有很大的可能,二格格他们小夫妻会定居京城。府上对他们如此重视,日后也好常来常往。这一点和卓是为了孩子们考虑的,康熙老去后,府上势力必定会不如从前。

    到时候儿子们分府出去,同出嫁的姐妹们保持良好关系也是必要的。

    这个算是对未来的投资吧,打理好姻亲关系。

    “女儿给阿玛,请安,阿玛吉祥。”

    “小婿给王爷请安,王爷吉祥。”

    “女儿给嫡额娘请安,嫡额娘吉祥。”

    “小婿给大福晋请安,大福晋吉祥。”

    胤禔只是高冷的嗯了一声,和卓无奈的看了他一眼,温和的开口了:“你们成了婚,咱们往后都是一家人,就不要叫王爷福晋了,显得生分,二格格虽然不是我生的,也是一直养在我膝下的,你们叫岳父岳母就可以了。”

    其实二格格芳婉还是有些紧张的,听嫡额娘这么说,心口一松,脸上笑容真实多了。

    小夫妻对视一眼,又重新换了称呼请安了。

    “女儿小婿给阿玛请安,给嫡额娘请安!”

    “好好好,快坐!”

    气氛一下子融洽下来了,和卓又接着介绍了府上的两位侧福晋,以及几个阿哥格格,一番见礼过后。

    和卓特意点了点身边的人:“这是府上的侍妾晁氏,也是二格格的生母,今日你们唤一声晁姨娘即可。”

    若说格格是半奴半主,那侍妾就完全是奴了,是当不得一声姨娘的,到死基本都是被称呼为“姑娘”的。

    今日和卓开口让晁侍妾来伺候,就是让他们小夫妻见见的。

    无论如何,晁侍妾是生了二格格一场。

    二格格和晁侍妾听到和卓这么说,一开始有些诧异,诧异过后就是激动和感动了,两个都眼泪汪汪的,竟一时有些哽咽。

    “福晋”

    “嫡额娘”

    “行了,别忙着感动了,你生了二格格一场,这一句姨娘你当的起。”和卓道。

    额驸也没有什么排斥,点头示意,唤了一声“晁姨娘。”

    二格格也轻声唤了一声:“姨娘。”

    “哎!”晁氏眼眶通红,被这一声姨娘弄的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放。

    对于和卓这一举动,胤禔都有些诧异,看了和卓一眼。和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