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清穿之大福晋育儿记 > 正文 分卷阅读258
    工部。

    倒是便宜了十二爷,虽然现在还没有爬到内务府总管的位置,但是已经是内务府的二把手了。

    九爷封了贝子后,被康熙封入了正蓝旗,扔进了理藩院,主要负责对俄罗斯,葡萄牙这些外交事务。

    三爷因为修书修的好,再加上是年长皇子,也给了个诚亲王的封号,现在被康熙扔在礼部。

    十四爷也进了兵部,不过因为状告太子的事情,成了太子党的眼中钉肉中刺,康熙爷也隐晦的表达了对十四的不喜,所以十四在兵部也就是坐冷板凳。依旧是个光头皇阿哥,康熙没有给封号。

    七爷被康熙封了个郡王之后,安排进了宗人府,大有让他接任宗人令的意思。

    至于五爷,太后这两年身体不好,康熙爷给了这个儿子一个亲王的封号之后,并没有给什么差事,而是让他专心陪着太后,替康熙尽尽孝道。

    毕竟太后已经年逾七旬,康熙这个做帝王的又日理万机,没时间日日尽孝。自小在寿康宫长大的五爷就是最好人选。

    五爷是皇子中唯一一个九岁进入上书房的,进上书房前根本不会说满语。

    可以说五爷是太后一手养大的,祖孙感情深厚,毕竟只有他一个皇阿哥住到九岁才搬去阿哥所。

    虽然五爷没有什么建树,封王不单是因为他年长,出自四妃之一的宜妃,更重要的是给太后和蒙古脸面。

    和卓出事1

    毕竟封王的亲王中。

    大爷,常年征战,战功赫赫,管理着御林军。三爷有修书的功劳,四爷在户部多年,又有赈灾的实际功劳。

    算下来就五爷底子太薄,康熙也给了个亲王的爵位。

    四爷和弘昱,弘方如何去浙江赈灾的事情。

    这次赈灾,其实和卓拿出了10万两银子,捐了,买粮买药。换了弘方同去赈灾的名额。

    其实赈灾主要是四爷,皇长孙弘昱就是顺带,估计是因为弘昱生下皇室的第四代,另外皇长孙这个名头,若是一直无所事事,康熙脸面上也不好看。所以这次赈灾,康熙点了弘昱同去,又因为直亲王府砸了银子,康熙又安排了弘方这个皇孙同去。

    不提四爷和弘昱他们如何,和卓这里遇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事情。

    “王妃,伊尔根觉罗府来报,说老夫人病重,让您回去瞧瞧。”

    和卓听闻,又些惊讶,毕竟上个月送节礼的时候额娘看着还挺精神的。不过和卓不敢耽搁,毕竟额娘年纪大了,这有个万一是说不好的事情。

    收拾了一些药材,带上府上的小刘太医,就出发了。

    哪里想到,这就是个坑。额娘有病是真的,不过没有到病危的地步。来报信的人故意说的含糊不清,让人误会。

    这到底是安的什么心呢?!

    “额娘,这个你不用说,我是不会同意的。”

    “这也不是要你做什么啊,就是给念姐一个格格的名分。”老夫人看自己女儿不肯,就开始闭着眼睛捂着胸口,装的一副喘不过气来的模样。

    四姐还在一旁搭腔:“五妹妹,你这也太过了,额娘将你抚养长大,恩情大过天,不就是一个小格格,多大的事情。你…..”

    回答她的是和卓的死亡射线,以及筑基修士的威压。

    四姐半截话含的喉咙里面,说不出来,筑基修士的威压启是她一人可以承受的,哪怕和卓只是泄露了百分之一,就让她冷汗直流,噗通一声就跪下了。

    “尼楚贺,你这是干什么呢。”四姐这一跪,房里的人包括老夫人都很诧异。

    和卓这才撤掉了威压,四姐这才颤颤巍巍的站起来,腿还抖的厉害。

    老夫人看她这个样子,还以为是这两日服侍她这个老娘累的,忙关心安慰了一通。

    和卓就静静的看着她们表演,除了顺手递了一杯茶水,其余的一句话都不说。

    老夫人安慰了两句大女儿,得到确认没事的时候,转过头来看到的就是小女儿冷静的眼眸,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温和。

    不过还是继续将要说的话说了出来:“就这么说定了,过几日,念儿就送到王府。”

    和卓豁的一下站了一起,眼神冰凉:“额娘,女儿再说一遍,这件事情绝对不会同意的。”

    和卓说完这句话,头也不回的走了。

    并不理会身后姐姐如何诋毁她,不是不屑和她撕逼,也不是这样简单的放过她,关键是和卓有些忍不住了。

    原本和卓来的时候就有些走火入魔之象,听到额娘不好的消息,强行压制了,过来看。

    和卓出事2

    结果不过是姐姐和额娘算计着将姐姐那个不知廉耻的女儿,塞给弘昱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