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了宁王,当年宁王什么形势?他才多大年纪?心性之坚,可窥一斑。”
“他是宁军大都督,宁王当之无愧的股肱,他日一旦有分歧,你觉得宁王会偏谁?”
楚姒缓缓道:“我不想死,也不想楚家覆灭,二弟你以为呢?”
楚雄的脸彻底阴了下来了,楚姒站起:“二弟,我们一起去寻父亲罢。”
楚雄沉思片刻,咬牙,“霍”一声也站了起来。
……
青木暂安置在东路前院的客舍。
他等楚温很久了,问了几次,都是议事未散。
长长吐出胸腔一口浊气,青木坐回去,耐心等着。
从正午时分,一直到暮色四合。
入了夜,楚温还未见人。
沉寂的夜里,窗畔长案的烛火在微微跳动着,“啪”一声骤一声响,烛火陡然爆了一下。
青木眉心忽一阵急跳。
“霍”一声,他站了起来。
第121章 第121章
楚姒和楚雄到的时候, 楚源正盯着长子呈给他的那封信。
正是楚玥亲笔, 上述的,正是她已早投予宁王麾下, 略有薄功, 在宁王跟前,也有一席之地。宁王贤德,宽待相投之臣,楚家投来, 正好互相照应。
条理清晰, 逻辑严谨, 不多以亲缘恳求, 只客观陈明瓜葛干系。楚姒骂的黄毛丫头被哄骗, 但能写出这么一封信的人,想来也不是一个多好哄骗的对象。
楚源盯着信, 手无意识摩挲信纸,正凝眉思索,忽书房大门轻扣两下,紧接着“咿呀”一声被推了开来。
进来二人,正是长女幼子,他思绪被打断,脸一沉:“不是让你们回去吗?”
“父亲, 我和二弟怎同其他人?”
楚姒把门一掩, 上前道:“有些事, 只能我们仨商议。”
楚源脸色更沉。
楚姒一看就知, 父亲和二弟不同,二弟先前没多想起那桩旧事,而父亲却早就搁在心上了。
这就好办多了。
“那小崽子是最记仇的,我再清楚不过。”
楚姒坐下,对楚源说:“别说我和咱家,就是阿涣在他跟前丢了命,他也不会在意半分的。”
“宁王就算再好,也不是我父女姐弟几个及楚氏一族的容身地。”
楚姒很清楚,她父亲和两位弟弟不同,争吵煽动统统没有用,必须给他强调这个没有争议的关键要害,才能促使他下决定。
万幸的是,当年她一路青云直上,楚家是受益者,到了如今关头,两者也是捆绑在一起的。
静静说罢,楚姒道:“况且西河王麾下也不乏谋臣勇将,兵强势大,赢面也不小。”
“父亲,您别再犹豫了,拖得越久,越显得咱家心不诚,当尽早去寻了西河使节答复才是。”
楚源搁下了信笺,长叹了一口气。
楚雄一看,便知已八九不离十,他立即加一把火:“父亲,咱们遣人北上追杀那荀嬷嬷,偏让她逃了,活着跑到那傅缙小儿跟前。那老婆子瞎眼瘸腿爬滚过去,那傅缙必是深恨得很了。偏这些年,他不动声色来往带笑,心思之深,可窥一斑。咱们可万万不能……”
“砰!!”
楚雄话未说完,就被一声重重的推门声打断,不待他回头,便听见一声震惊的喝问。
“你说什么?!”
是楚温的声音。
……
书房议事散后,楚温便往东院回去,当时他正欲寻青木再细细询问,谁知还未踏入东院,便得讯,楚姒去寻了楚雄,二人折返父亲书房。
他眉心当即一蹙。
经过爱女一事,楚温对楚姒这个胞姐的感情已不剩多少,只在父亲跟前勉强维持和睦,以免气伤老父罢了。
一听这消息,他眉心登时一跳,立即匆匆往回赶。
楚姒意欲何为,不言自喻,也不知她是怎么说动了二弟的!
楚温心焦又气,急急赶至。守外书房的府卫先前接过命并不敢打扰,但大爷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