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等到下午全部答完题之后,仍然是第一个交卷走的,考场内的考生对周尧成还是比较熟悉的,毕竟连续两次都考中案首也是不容易的,见到他两次都是第一个交卷,有考生脸色发白,暂稳住心神不敢再想。
周父和以前一样在门口等候,见周尧成出来脸色苍白,担心他考的不好也不询问,就怕给人增加压力。
周尧成耸了耸肩膀,见到周父脸上掩饰不住的担忧神色,“爹放心,我考的还不错,就算没以前好,院试怎么也会过的。”
周父点点头,只是以前四儿考的太好,他的期望就不知不觉高了许多,他心里也想着要是老四能院试也考中榜首,该有多好!不过尧成说的也不错,只要院试能过就行。
明天还有最后一场,周尧成早早回去就休息了,等天一亮,两人就匆匆往贡院门口而去。
最后一场考的主要是策论,主要考的是个人对政策的见解,这个可不是抄一些诗书文章就可以的。
时间到了正午,休息时间到了,中午吃饭,考生的饭食仍然是馒头加清水,周尧成上午考试费脑子,肚子早就饿了,拿着馒头就啃。
等到下午把写好的策论全部抄录完,敲锣生就想起了,周尧成擦了把汗,好险!他差一点就写不完了。
周尧成这一天考的真是精疲力尽,等回了房就急匆匆的往床上一躺,等一觉醒来,肚子饿的咕咕叫,晏青予早就备好了饭菜,见人一醒来,就让人清洗一番,把饭菜端上来,周尧成饿的早就受不了,也不等人招呼,就立刻坐在椅子上上吃了起来。
第三十九章
等放榜实在等的让人心急,周尧成虽然对自己有几分自信,但看不到结果仍然有点忐忑不安。
而杜东是完全放飞自我,让他的话来说,这次院试能过是他祖宗保佑,过不了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周尧成几人随意的在临州府逛,有晏青予在,更是买了不少东西。
终于等到放榜的日子,周尧成几人早早的来到了贡院门口,而周父等人却是在院子里等着,如果他们高中了,等会儿是有人会来传消息讨赏银的。
周尧成他们来到贡院门口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挤在一起了,根本挤不进去,几人无法只能站在外面等着。
不知过了多久,有敲锣生想起来,就看到有几个衙役从门口出来,有个衙役拿着张纸贴在墙上,等人一走,所有人都一个个的推着往前走。
过不了一会儿,就听到有人兴奋的大叫:“我中了,我中了。”
“不可能,我不可能没中,不可能的。”也有不可置信的尖叫声,周尧成等人就看见一个白脸书生头发乱糟糟的从里面跑出来,一屁股坐在地上像傻了一样。
周尧成猜想这人可能就是没考中秀才的学子,看他穿着就知道此人条件一般,心里叹了口气,寒门学子想要出头太难了。
如果这次秀才没考中,一切都白费了,条件差一点的根本没有能力再供一次,十年寒窗苦读结果什么都没有得到,实在太打击人了。
周尧成抹了把脸,没在想下去,他是不能让自己的努力白费的,周围看热闹的人不少,挤在前面的人更是更不少。
周尧成没办法,只能让小厮往前面挤,他拉着杜东跟着走在后面,好在这时候所有人都想挤到前面看榜,倒是没有人计较这个。
很快挤榜前,周尧成习惯性的看向榜首的位置,果然他的名字赫然排在第一位,这次院试他又得了第一名!
而杜东直接从榜单最后一名看起来,如果他能考中秀才肯定是在最后几名,果然他的名字排在倒数第二个位置。
杜东见到自己的名次也不失望,直接看向榜首的名字果然是周尧成,“恭喜周大哥。”
周尧成嘴角含笑,“同喜,同喜!”,他也在榜单上看到了杜东的名字,虽然不好但好歹也是榜上有名,比那些落榜的好太多了。
一旁守候的小厮听到两人说的话,也知道自家少爷中了,喜的合不拢嘴,自家少爷中了,赏银肯定是少不了的。
他们看着周尧成心里更是佩服,这可是第一名啊,他们老爷可是当大官的,当初都没有考中第一名,自家少爷的这位同窗居然这么厉害,那不是说日后会比老爷更厉害么,几人对周尧成几人更加恭敬了。
今日放榜落泪嚎啕大哭的人不少,有白发苍苍的落榜之人更是晕了过去,也有兴奋的喜极而泣的,周尧成激动之后平复了心情。
几人回到院子,原本安静清幽的变得热闹起来,周围挤满了看热闹的人,平时管着大门的邻居更是站在门口望着。
晏青予早就让人去了很多碎银子和铜板,一有人来报喜就打发红包,而一旁的管家更是大手笔,不过为了不让周父等人显得寒酸稍微收敛了些,但喜饼和糖果凡是来报喜的都会发不少。
周尧成几人看着这热闹的场景,二人对视一眼,早知道他们就在家等着了,何必亲自去跑一趟,看样子这来报喜的人比他们早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