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七十年代娇宠妻 > 正文 分卷阅读225
    沈婆子板起脸:“你说实话。”她越想越觉得不可能这么简单,就算是他们刚回家闺女舍不得,但是一直没说回家是怎么回事?以前不管怎么样,嘴上还会说说的,而且今天还问起亲家母住哪,听到对方会出去的时候明显松了口气,只是正好院子里有人过来她没接着问。

    “娘!”三丫再也忍不住,扑到沈婆子怀里掉泪,“他们不是人。”

    “三丫别哭,有什么事跟我说,我让你二哥给你出气去。”沈婆子心疼孩子,摸着闺女的背,一点一点给她顺气。

    三丫这才从开头开始说,最开始是娘家都去了帝都,她听着婆婆在院子里说话,感觉都是在指桑骂槐,又觉得自己又没得罪她,她骂的肯定不是自己,也就没理会。

    后来农忙,各家都把孩子放在树底下,一个队里有几个人帮忙看着,大人下地干活。

    她和丈夫也是这样,不过受了二哥二嫂的影响,她从来不委屈孩子。二哥二嫂时不时给孩子寄过来点零嘴,她每天都会给闺女带一小包饼干或者几块糖,专门交代看孩子的人,别让孩子一下吃了。

    刚开始没发现什么,后来有一会她肚子不舒服,请假打算带孩子回家的时候,发现自己闺女手里一点东西都没有,而旁边妯娌的孩子手里塞了好几块糖。

    二哥给她买的糖这边没有的,看包装她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下知道对方拿自己孩子的东西,当然不愿意,立马去问看孩子的那个人。

    那人说糖是她婆婆拿走了,觉得他们是一家就没拦着。再加上看了孩子多,也就没注意后来怎么回事。

    三丫不乐意了,抱着孩子去质问婆婆。结果婆婆跟妯娌说起她的不对来,什么藏私房钱,分家之前就有外心什么的。

    她跟两人大吵了一架,以后再也不给闺女在外面拿吃的,都是回家吃,只是隔壁智商骂槐的声音多了起来,而且婆媳俩一唱一和,三丫就知道,这是在针对自己。

    她听不下去,和隔壁大吵了一架,后来发现看热闹的太多,觉得丢人才关上门。

    只是从那以后,其他的事也多了起来。最明显的就是村里人看自己的眼神不对了。她找了和自己关系好的人问,才知道婆婆竟然编排她外面有人。

    只是这样的话,又不能大声吵着去问,只能压在心里。这时候二哥来信了,建议他们夫妻俩学点东西,三丫就把这事放后面了。

    三丫看了信,觉得二哥的话很对,镇上做小生意的已经不少了,现在做什么都赶不上别人的脚步,还不如先学点手艺,到时候开个店也容易。

    没想到丈夫出去的时候,婆婆更是有恃无恐,天天在家里骂,骂她把丈夫赶出去,是为了方面偷人。

    三丫和她直接在院子里骂了起来,但是家里就她自己,孩子还哭着,肯定比不过对面两个人。

    从那开始,对方像吃了甜头一样,知道她没办法,时不时就说两句坏话,还趁着别人路过装委屈,丈夫一在家就在隔壁哭穷,还上门要养老的粮食。

    再一次听到对方在门口编排什么的时候,三丫忍不住,拿着菜刀就出了门。

    那一场闹的挺大,好在丈夫是站在他身边的,回来一句话都没说她。

    只是不管怎么说,两家是闹僵了,三丫看着只有一面墙隔壁,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干脆抱着孩子回了娘家。

    家里的钥匙她有,正好没过几天二哥就寄信回来,说要回家。三丫就借这个借口一直没回去。何奋进理亏,一直陪着她。

    “你不早说?”沈婆子心疼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你说骂孩子吧,不舍得,不骂吧,受了这么多委屈就在自己心里憋着?这样下去不把人憋坏了,自己要是不问打算什么时候说?

    沈婆子把这句话问出来。

    三丫犹豫了一会儿:“反正都过去了。”爹娘年纪大了,她不想让俩人操心,大哥,二哥都娶了媳妇,小弟年龄还小,她觉得家里也不容易,又何必给家添麻烦呢?

    “这叫添麻烦?”沈婆子没好气的问他,“你看看你嫂子的哥,你嫂子哪次麻烦他的时候他不高兴了?亲近的人越麻烦,他越开心,因为这样显得亲近。要是你说几句话他就不乐意,那还算什么亲人?”

    “我回来的时候大嫂说闲话了。”三丫趴在沈婆子怀里委屈的说。

    “她又说怎么了?”提起大儿媳妇,沈婆子就皱眉。

    “说我是嫁出去的女儿,泼水的水,不应该回娘家。”可能是母亲的话多,三丫心里酸酸的,把这几天的委屈顺口说了出来。

    “她放屁。”沈婆子被气着了,“那她整天往娘家跑什么,拿点东西就往娘家送,有本事她别回去。”

    “娘,你回来真好。”三丫忍不住说了一声,起来把眼泪擦干净。

    “爹娘是干什么的?一辈子不就为了你们过得好一点吗,你看看你的好,什么话都不说,在家里的时候脾气这么火爆,怎么出去了就这样了。”

    三丫看了一眼在屋里另一头跟着她小舅玩的闺女:“有了孩子脾气就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