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兴义倒是听懂了,嗨了声道:“咱家孩子不是那样的人,你这老婆子瞎担心什么?”
宋李氏也不恼,慢悠悠道:“俗话说这人啊,有钱了就会变坏。我倒是知道咱家孩子不是那样的人,但是防不住买回来的小丫头啥的有什么乱七八糟的想法。”
宋丁香失笑道:“原来是这样?那我就跟王夫人一样买几个一家子一家子的,孩子都半大,就算有啥想法也能看出来。”
宋李氏道:“知道你注意多,你看着办。我跟你爷爷虽然得了这么个赏赐,但是咱也没有耀武扬威的想法,就只想踏踏实实的。你还年轻,以后有的是劲头,要多为自己想想。”
宋丁香嘻嘻笑道:“我不管,我就得想办法把爷爷奶奶伺候好了,我娘是个没啥主意的人,我还指望爷爷奶奶给我出主意呢。”
“说你娘啥坏话呢?”方氏抱着一盆子嫩南瓜走了进来,“刚进屋就听你说你娘我不好,咋,我对你哪儿不好了?”
宋李氏嗤嗤笑,道:“你闺女嫌弃你大大咧咧呢,摘这老些南瓜干啥?做馅儿?”
方氏点点头道:“她爹买了一块羊肉回来,这个擦了馅儿包羊肉南瓜的饺子。感觉咱家老长时间没吃饺子了,今天实在馋得慌。”
“你看你,谁家当娘的还把馋这个字挂嘴边儿哟。”宋李氏也无奈。自从宋丁香能顶门立户之后,这方氏就越来越不像样子,彻底自我放飞,活的简直像个小孩儿了。
方氏嘿嘿一笑,把盆子和木擦子都放在炕桌上,拿了南瓜开始擦馅儿。“嫂子剁肉呢,她爹让我来问问啥时候回村儿,过些日子冷了,得赶紧从村里拉柴火过来。这县里的柴火太贵了,一捆就要十文钱。这哪里是烧柴火,这是烧钱呢。”
当初在村里他们用来煮羊毛硝皮子也需要大量的柴火,不过村里的柴火便宜,自家人也能上山去砍。山高的一大捆也不过三四文钱。可是来到县里,也就有三分之二大小的柴火就要十文,烧起来都心疼。
虽然现在家里有银子了,可是大家伙儿也没有大手大脚的习惯,银子这东西还是省着花,留着用在刀刃上比较好。
正说着,宋志远走了进来,道:“你们听说了没,南山那边闹蝗灾了。”
方氏道:“我们成天不出门上哪里听说去?南山哪边?那可老远了。”
宋志远捏了一块嫩南瓜塞嘴里吃了,边嚼边道:“我也是今天出去放羊的时候听说的,那边闹灾的时候也说了要翻地烧荒,不过因为人大多出去逃难了,留下来的也没力气干活,就没烧。结果这不快进秋了吗?眼瞅着粮食要收了开始闹蝗灾。咱们这边零零星星的也有蝗虫,不过不多。”
宋丁香笑嘻嘻道:“我听说那蝗虫油炸了挺香的。”
方氏白了她一眼,道:“缺你肉吃了?再说啥玩意一过油不香啊?”
宋丁香又道:“蝗虫扑杀了烧成粉,好歹也是肥料。只是浪费了那些粮食了。爹,蝗虫不会飞咱们这边来吧?”
宋志远道:“离老远儿呢,还没进咱们这边就都被扑杀了,你少操心。”说完又急匆匆出去了,“咱家羊好像又有了,我得去看看。”
“你爹现在成天闲的,天天蹲鸡窝看鸡,要么就是看羊,要么就是看他的骡子他的马……那马也太精贵了,我说别养了给柱子那边送去,他还不干,就见天儿伺候那马。”方氏一边说一边乐,觉得自家男人太逗了。
“那我大伯呢?”宋丁香问。
方氏道:“你大伯这不是想着看能不能在城外找个地方养猪吗?他也闲不住,你伯娘骂他不会享福呢。”
宋家都是闲不住的人,宋丁香那几个哥哥嫂子把菜园子的活儿都包了,还成天去铺子里帮忙,抢的刘大贵一家子都快没活儿干了。搞得刘大贵天天战战兢兢的,特别希望姑奶奶赶紧把作坊开起来,给这群主子们找点儿事儿干。
“丁香,丁香!”院子外面的人一路喊着一路咣咣跑进来,“娘,爷爷,奶奶。”
“哎哟,柱子你咋回来了?”方氏见了女婿高兴地不得了,“赶紧着坐,二妮儿,还不去赶紧给柱子拿点儿吃的?”
“娘,不用不用,我自己拿。”周一诺按住了想要下炕的宋丁香,嘿嘿笑道:“我这有几天假,就跑回来了。娘您这是要做啥?我来。”
“你快歇着吧,我娘可舍不得让你干活儿。”宋丁香还是下了炕,笑着穿了鞋子,“你且坐着,我给你拿点心吃。”
周一诺吃了早饭就往回跑,这一路的跑回来都到下半晌了,肚子早就饿的咕噜噜叫了。
宋兴义也喜欢这个孙女婿,他倒了一碗茶道:“喝口水,你跟那边呆的咋样啊?”
周一诺喝了水,笑道:“挺好的,大家伙儿都喜欢我。”
宋兴义竖起大拇指道:“可不得喜欢,你可是这个。”
周一诺只是不好意思的笑。
宋丁香捡了一盘子点心和一盘子水果端了进来,周一诺吃了两块桃酥,又啃了个苹果才歇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