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潜鱼羡渊 > 正文 分卷阅读87
    大人所认为的差距甚远。

    “若是社在,或许能更清楚一些。”她道。

    他看着她,“为何?”

    “社接过多次此类梦。”

    “公主如何得知?”

    她骤然一愣,等回过味来,眼色已沉。

    ☆、杜蘅篇:金玉书(七)

    杜蘅果真不再提当年之事,只是是否又搁在心里汹涌翻滚她就不得而知了。

    至少看上去还是无恙的。

    培嵘在杜蘅院里安稳住了下来。

    两人时不时一起出去走走逛逛,同桌吃个饭什么的,也是十分和睦。

    杜元听说后,十分欣慰,便也放心让两人住在一起。

    她看着看着,却觉得应该快要压不住了。

    这两人,看着就不是能平静相处的。

    而他总是跟在她身边,沉默地和她一同观望,时间久了,倒也觉得他在身边没什么不对。

    偶尔,还能就眼前之事往来探讨一番,算是不错。

    五月初时,杜蘅报名了今年的科试。

    杜家夫妇自然又是一番欣喜慰藉,命下人好生服侍,切不可懈怠了,不得让杜蘅身体出了什么差错,以至影响科试。

    京城中人听闻,又是另一番猜测,甚至有那好赌的,公然在坊间下了注,赌今年状元花落谁家,押杜蘅的不计其数。

    ——

    杜蘅回府时,下了马车,发现门口站了个人。

    深眉冷目,俊容英姿,穿一身素白的衫,黑发绑束在脑后,翩翩少年郎的模样,极是悦目。

    培嵘走上前来,微笑道:“日头还早,去怡丰楼喝杯茶?”

    怡丰楼是个茶馆,以茶闻名。

    他点点头,命车夫调转个方向。

    培嵘却道:“不远,我们步行即可。”

    杜蘅便叫车夫回去,转头看他,淡淡一笑,“好。”

    两人一路慢行游逛,见到有趣的摊子也会近前流连一会。

    如玉少年,正是生机勃发的年纪,街上人流穿行,侧目望他们的人愈来愈多。

    两人加快脚步,进了怡丰楼。

    小二初见他们,亦是一番惊艳,忙热情地招呼他们往二楼雅间而去。

    “杜若相?”忽有人疑声叫道。

    杜蘅循声瞥去。

    一年纪相仿的少年急步过来,脸上溢了薄汗,神色却是拘谨钦佩欣喜,所杂之多,“你……你就是杜若相吧,去年中秋宴我也去了,我……我十分敬仰你的才学,能交个朋友吗?”

    杜蘅眉目疏离,“你是谁?”

    少年脸有些微红,“我叫李旭何,父亲是翰林院五品编纂,与令尊有几分相交。”

    杜蘅漠然看他一眼,径自上楼。

    培嵘见状,亦随之进了雅间。

    “你方才那模样,倒是有几分像以前任性的时候。”两人在窗前坐下,培嵘淡笑地调侃他。

    杜蘅依然是一片漠色,眸光淡淡的,“说是任性,我倒没真做成什么任性的事。”

    小二进来上茶摆糕点,培嵘等小二退出去了才道:“难道《纸上论》不算?”

    杜蘅看着他,不语。

    “论朝纲那一部分,或有不当之语,圣上若细究,可治你罪。”培嵘指尖碰了碰杯面,感受了热度,觉得适口,便端起来喝。

    杜蘅突兀地低嘲一声,“你果然比我聪明。”

    培嵘顿了顿,未言。

    “也比我好看,所以……”为什么出事的不是杜家?

    杜蘅轻笑一声,面色恢复如常,捏了块糕点送进口中,静静品着湿润的甜意。

    培嵘凝着他的眉目,出了会儿神,道:“你现在比我出色。”

    大开的窗子不知被风吹来什么烟尘,有几分呛人,杜蘅忍不住打了个喷嚏,鼻尖发红。

    培嵘起身望了望,关上窗子,又回到桌边,“许是到了哪家敬关公的日子,对面铺里有人在侍香。”

    杜蘅微一点头,表示知道了。

    两人又喝了会儿茶,吃了几口糕点,便下了楼,回府去了。

    “杜若相写《纸上论》,怕是为了获取培嵘的近况。”他如是道。

    她却道:“也是为毁了自己,可惜没成功。”

    他和她相视一眼,彼此眼中皆是了然。

    他默了会,“有几分像公主和……”

    “嗯?”

    “公主和古思太子。”

    “是吗?”她莫名地笑笑,笑意却不及眼底,“那你说说,培嵘和杜若相分应谁?”

    他眉间孤意浮光而掠,“我所指是,杜若相写《纸上论》,目的一可应古思,目的二可应公主。”

    “便是你觉得我要毁了自己?”

    “……”

    “古思又是为了获取谁的消息?”

    “……”

    她

    脸红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