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嬷嬷被吼得连滚带爬跑出去了,另一个听到说是没气了,吓得连去找李愃,剩下一个嬷嬷守着她们,面上亦没有了开始的淡漠如霜。才出来这么一会,就把人看没了,岂不是自己给自己脖子架刀。
只是她没注意间,李岑云怀中的人儿眼眸微睁了睁,见只剩下一个嬷嬷,连给李岑云使了个眼色。
李岑云突然啊的叫了一声,那嬷嬷抬头,就见李岑云指着她身后的地方,连回过头去,只是还没反应过来,就感觉脖颈处一阵痛楚传来,下一秒就失去了意识。
沈愿看着缓缓倒下的人,心头犯过内疚,手中是昨日李岑云桌上的花瓶打碎后被她藏起来的碎片,如今那白得泛光的瓷片上一滴滴血痕顺下滑过,滴在地面。
沈愿猛地将她一把甩了出去,拉着李岑云便朝她说的狗洞钻了出去?外面的天很蓝,至少比王城里面的蓝,沈愿知道没有多少时间,所以早在那封信里就让了云冉来接应她,只是不知他是否已到城中。
此后在逃亡的过程中,沈愿心中一直为那嬷嬷内疚着,不过用李岑云的说法,那嬷嬷的死是她自己造成的,如果她不想着偷懒,在她们让她走的时候,选择离开,那她就不会死了。
沈愿深以为然,完全没反应过来,不管谁偷不偷懒注定会死一个嬷嬷,只是兀自安慰了一下自己罢了。
虽然已经杀过人,但还从未杀过无辜的人,沈愿觉着自己的三观和世界都在一点点扭曲和崩塌。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做的究竟是对的还是错的。
那一日,据说城西死伤无数,百里浮尸延绵,在一场雨水中被冲刷得透彻。
桓璟的偷袭无疑是失败了,而且,失败得很彻底,这个以卵击石的后果是桓璟早就料到的。但他却不得不这般做,牺牲一些人,保护他们背后的所有人。而参与那场战争的人,也早料到了会有这么一天。直面死亡,甚至知道是一死,也去直面了。
沈愿后来在云冉的帮助下见到了桓璟,看着他身后七倒八歪零零碎碎的士兵,有一瞬间心痛得无法往复,她在信里分明不是这般说的。
她质问他,“分明可以不对战的,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他只是看着她,仿佛很累,“我得保证你的万无一失。”
李愃多聪明的人,若不跟他来真的,他怎会一心扑在战场上,而忘却原本皇宫中的故人。
而沈愿也发现了,但凡做到皇帝这个位置的人,心中都是有权衡的人,在小我和大我之间,他们向来看得比谁都分明。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更加的孤独,因为世人会扩大他们牺牲的小我,而缩小他们成全的大我。
李愃亦是,在他举兵追逐沈愿等人的时候,不顾大军长途跋涉而回,又打了场硬仗,而硬生生召集所有人追击的时候,他牺牲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利益。
一,大军的劳累。二,大军过境时的扰民。
百姓原本安定的生活被打破,而军人得不到好的休息,在很大程度上过于劳民伤财。
李愃以为她们会逃走,所以在各个关卡都设置了人阻拦。事实上,桓璟他们并没有逃跑,也没有地方可逃。
第91章
他们找了个最耀眼的地方,群众最多的地方,开始了她们的宣誓。
李岑云依旧很忐忑,饶是在父亲死后她以为自己已经百炼成钢,可这一刻,她依旧很彷徨。
沈愿悄悄的握住了她的手,在她耳畔道:“去吧,相信你自己,为了你的父王,为了你的子民。”
李岑云回眸看向她,原本有些慌乱的眼神陡然坚定了下来,对,她早已不是她自己,而她肩上所承担的重任是整个国家。
她缓缓的踏上了高台,青色羽衣在半空中划过弧度,她的步伐是那般的稳健,每走一步都像是狠狠印下去一般。
周遭都是沈愿让人敲锣打鼓唤出来的百姓,而李愃派来追击的士兵,也比想象中快上许多。
李岑云伸手拿出了怀中代表皇权的金錁子,那是龟安历代帝王的象征。见此者,如见陛下。
她看见所有百姓都跪了下去,心中莫名升出一股唯吾独尊的感觉,她才是这个国家的王,带她们走向希望的王。
“今,吾以先王信物在此求万民解囊相助。现君上李愃,杀吾父王,夺吾皇位,囚吾之身。不仅有违先王在位时力求与盛元的和平,现更为夺取盛元皇后而罔顾军民性命向盛元开战,不仅无德无义,更枉悖人伦,置百姓身死于不顾,置龟安于水深火热。吾国龟安,向来以和平共处四方,我们抵制战争,拒绝流血。我不愿我们的家园成为个人利益的牺牲者,不要因为某个人的私欲,从而让整个龟安血流成河。看看你们的父兄吧,看看你们周围的亲人,因为打仗他们有多久没有与你们相聚,因为打仗,他们的死伤,因为打仗导致我们流离失所,朝不保夕。这是你们希望的龟安吗?这还是我们原本欣欣向荣,一派和平的龟安吗?作为王室的一分子,作为龟安的公主,我乞求所有的百姓跟我一起向那恶魔反抗。他不配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