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鬓簪云 > 正文 分卷阅读53
    约是怕惊扰了主子们,连鸡鸣犬吠之声都不曾让他们听见。这会儿夜已经深了,二人在此放灯,只见月色下的庄子一片黑暗宁静,连灯火都没有了,细细去听,只有溪水流动的细微声响。远处重重青山只余黛青色的剪影,深蓝似墨的天幕下,一轮明月悬挂高空,映照着朝它飞去的十盏孔明灯。

    像是天地偌大,此间只剩下了他们二人。

    “回去吧。”萧昱溶收回视线。

    顾簪云点点头。

    二人一道离去,萧昱溶扶着顾簪云踩着石头跨过溪流:“小心脚下。”

    夜色深沉,但身后的一轮明月和十点星芒终归还是照亮了他们的前路。

    松鹤堂里,佛香绵长。老夫人跪在佛像前闭目诵经,一下一下地转动着手中的一百八十颗小叶紫檀持珠。

    周嬷嬷进屋时,脚步声特地放重了些,免得到时候她忽然开口让老夫人受惊。

    果然,老夫人停下了口中低低地诵经,也停下了手中转动佛珠的动作。她睁开眼,又眨了眨,似乎在适应屋内昏暗的光线。只是到底年纪大了,这屋里不曾点灯,她就有些看不清东西,不论再怎么适应都没有用。

    老夫人轻轻叹息一声,再度闭上了眼,口中飞快地诵了几句经,手中的佛珠也随着飞快地一颗颗捻过去。平复了心情之后,老夫人总算开了口,自然,眼睛还是闭着的:“周梅,如何?”

    “九姑娘和萧世子并无半分出格之举,只是在……放孔明灯。”周嬷嬷半俯下身子,又提高了嗓音。

    “孔明灯……”老夫人唇边露出一个不易察觉的笑容,“放孔明灯好啊。”

    她微微直起身子,周梅知道她这是要起身了,连忙伸手搀扶:“老夫人慢些。”

    老夫人由她搀着走出屋子,眨了眨眼适应了一下外头昏暗的烛光,这才继续道:“周梅啊,若是哪一日,我……你千万记得,要是有人阻止他们,就借我之名多说几句。”

    她想了想:“我给你立个条子吧。”

    “我已经害了一对,这一对,说什么我也要保住了。”

    周嬷嬷强忍下泪意,恭敬福身:“是。”

    作者有话要说:  “怪只怪萧昱溶生得实在太好了,想来普天之下能经受得住他的美人计的人没有几个吧。”

    但是傻元元,萧同学的美人计只对你一个人用呀~

    孔明灯做法来自百度,但我有两个地方没怎么看懂……瞎写的瞎写的,假装这能做出来吧23333

    ☆、齐人之福

    “……佳偶天成,天作之合,自当成全。”一笔漂亮的簪花小楷自玉管紫毫下倾泻而出,笔画转折间却不带分毫簪花小楷原本所有的女子的温婉秀丽,反倒是如铁画银钩,数不尽的凌厉锋芒。

    然而今天这锋芒却成了外强中干,暗藏软弱。

    松鹤堂里难得地灯火彻明,照得一室亮堂堂犹如白昼。老夫人立于桌前,拒绝了周嬷嬷的搀扶,强自撑着写完了一整封信。“全”字的最后一笔落下的时候,她忽然将笔一扔,这么多年来第一次畅快地笑起来:“好了!好了!都好了!”

    笑着笑着,眼角却仿佛隐隐约约有一丝晶莹在闪烁。

    她闭上了眼,向后一倒,留下一室的慌乱呼喊:“老夫人!老夫人!快去叫大夫!”

    上元节后,老夫人大病一场,病情反反复复,不论请来多少名医寻来多少偏方,总不见好转。春暖时节刚刚回转,遇上炎炎夏日就又加重几分;待到好不容易调养的差不多了,遇上秋日凉风起,那便再次病重。

    直到入了九月份,老夫人的病情才算是真真正正地稳定下来了,并且有了逐步好转的迹象。进了十月份,也不知是这大半年来天天养着的人参灵芝燕窝起了作用,还是新寻来的“现世华佗”张大夫妙手回春,亦或是老夫人心病渐消,总之,老夫人总算是好得差不多了。于是松鹤堂便吩咐下去,可以准备回府了。

    这句话传到鱼楼的时候,顾簪云正和萧昱溶围坐在屋中的小火炉前烤栗子。二人闻言,对视一眼,萧昱溶把手中剥好了的金黄饱满的栗子递给她,微微一笑:“吃吧。等回了府上,这样的时候便要少了。”

    顾簪云轻轻应了一声,接过了栗子。

    她心里的感觉其实是有点复杂的。若说不想念顾府,不想念眠霞居,那是假的,她自幼在顾府长大,早已习惯了那里的一草一木,在庄子上偶尔也会想起,眠霞居里那棵桃树开了花吗?葡萄结了果吗?但是在庄子上,同萧昱溶在一处,却也自有不一样的乐趣。春日踏青聆泉,夏日泛舟采莲,秋日登高赏菊……不用那么小心翼翼地关注长辈的目光,这样的感觉……也很好。

    萧昱溶忽然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顾簪云一惊,瞪大了眼睛回望他。

    萧昱溶瞧着顾簪云一脸吃惊的模样不由得失笑:“好了好了,又不是回去了就不能玩了?快吃吧。”一面说着,一面又塞了一个红薯到顾簪云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