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梁上燕 > 正文 分卷阅读93
    年过去,裴兄那里才稍稍沉寂,但依旧有不少姑娘家天天给他塞绢花,送瓜果。当然,裴兄是一概不收的。”

    祈静试探的问道,“所以,高兄家在哪里?我也好改日登门拜访。”

    “京北六合巷,去了你就知道了。”那书生只顾自斟自饮了,“既生瑜,何生亮!”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来,干!”

    祈静有点吃惊,这样就醉了?

    书生趴在桌子上,痴痴灌着酒。

    不稍一会儿,便有童子把他带下去,连带是席位,也撤的一干二净。

    东池宴会,可不仅仅是选材,更重要的是,选官,选人。

    进来要有门路,声望或者家世,总是要有其一的。

    哪怕是一杯酒,也是被精心安排的。官场上,酒宴少的了吗?

    要么不喝,自制力足够,要么别喝醉。

    推杯把盏之间,什么该说的不该说的,张口就来,谁还敢用这样的人!

    这书生,怕是被淘汰了。

    祈静端着酒,继续往四周转过去。

    皇宫贵族,生活奢侈,纸醉金迷。

    长此以来,上仿下效,今日这宴会,琼池玉林,各种珍肴琳琅满目,花费弥金。

    祈静叹口气,背后也不知谁主张办的这东池宴会,好大的手笔!

    暗金色的袖袍滑了过去,祈静侧身一闪。

    那分明是,国子监的衣裳!

    国子监的学生也在这儿?

    祈静蹙着眉,算了,应该碰不见世子,况且碰见了,也不会认出她来的。

    她决定继续看看,避着些也就是了。

    有了之前探听来的消息,找人就容易多了。今日来招揽人的肯定不止她一个。

    可她还是万万没想到,“这么多?”

    白衣胜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礼貌应和着周旋着。

    祈静瞧了一遍,不少还是熟面孔。

    她之前看过背过各个府里的人事掌权者的图和事情,没想到,这么快就用上了。

    “三哥的贴身护卫来了,那边是唐家的公子…”祈静一打眼扫过去,忽然顿住,瞳孔一缩,喃喃出声,“五哥?”

    祁迭也来了。

    他穿着驼色的长袍,祈静简直不敢相认,祁迭瘦了一大圈,眉目里头的懒洋洋都换成了疲惫。

    大皇子出事后,祈静头一次见他。

    她难免有些踌躇,但还是往前走过去。

    “裴兄,可否借一步说话?”祈静低声询问。

    裴清怔愣,这是?迅速在脑海中搜索一遍,他确实不认识。

    “不知贵姓?”裴清问道。

    “免贵,姓高,单字澄。”祈静笑着说。

    “是澄弟啊,怎么了?”裴清先是询问,并没有直接跟着祈静走的意思。

    但他称呼热切,一下子拉近了距离,也不使人反感。

    祈静笑着,“我来这里,是想请教高兄一些事情,只不过,此处人多眼杂,不便说出口罢了。”

    裴清略一思索,这个时候,也很合适。

    于是,他向着老师的方向施了一礼,请他代维周旋,自己就跟着祈静走了。

    正主散了,这里的人还争论什么,东池宴会可是来抓好苗子的,只有一个裴才子,肯定不够分,国子监还有别处的有才能之人,也是务必要笼络进府的。

    “裴兄来京城也约摸半年了吧,可曾转过京里头?”祈静提起茶壶,给裴清斟了一杯。

    裴清垂着眸,白衣裳,黑发整整齐齐用了根白丝带系好,有些清冷矜贵也有些温和。

    “是啊,在老师府邸和自己的院子里折回,其他景色,尚未考试,不敢分心去看。”

    “那可真是可惜,不过若是等裴兄中第,待时,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双喜更为可贺。”祈静笑着道。

    “澄弟对京里头很是熟悉吗?我瞧澄弟的衣着打扮浑身气度,想必是出自高门世家,可这京里头,愚兄并未听闻姓高的门户。”裴清淡淡道。

    祈静唇角一弯,“裴兄说的正是,我从南边来,可不是京里人士,不过如今来了尽一年,书没读多少,地方倒耍了不少,寄居在姑母府邸下的院子里头,听说了裴兄大名,冒昧前来。”

    裴清笑笑,“爱耍实在正常,只要别错过正事便好。不知澄弟有何事请教?”

    锦衣玉袍的少年郎忽的一笑,眉目灵动,有些狡黠。

    “是为了一道题而来。”

    “什么题?”

    “圣人昔日云,乱世用重典,沉珂下猛药。恰不巧,愚弟近日就遇见了这么一题,问我,对否又当如何看?”祈静是有备而来的。

    她直接上去,表明身份亦或者捏造身份令人归属,不是不行,就是这样的人,用着不稳妥。所以她从一开始,打的就是循序渐进的主意。

    裴清稍作沉思,“这两句话并非同一出处,乱世用重典应当出自礼记,意为混乱的世道当采用较为严厉的刑罚去约束百姓。第二句意思差不多,都是治国理政的见解。”

    祈静抚掌,“裴兄说得对,所谓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说得便也是道理。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