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美艳女配拍戏养娃日常[古穿今] > 正文 分卷阅读218
    经过薛池和小丁的调查,他们查到了一点蛛丝马迹,那辆在游乐园边上试图撞她的大卡车,查到是在一家小公司的名下,而那家小公司,跟华娱公司,又有着不少联系。

    他们怀疑这件事跟华娱公司有关,但是苦于没有实际证据,只能告诉她小心一些。

    她很感谢薛池。

    从警局回来之后,她就跟商略聊天,没想到的是,商略这么配合,连卢紫嫣都这么配合。

    她其实,什么证据都没有。

    是卢紫嫣怕了。

    方虹刷着微博,高兴地不得了:“她也有今天。”

    华娱公司。

    任崇桓这次不是扔笔,而是直接把烟灰缸朝着王峰砸了过去:“黑紫嫣的通稿满天飞,你居然都压不下去?”

    “她还巴在商略那个剧组是不是?”烟灰缸掉到了地上,碎片溅了起来。

    王峰低着头,身上都是被玻璃碎屑给溅出来的伤口,渗出血来:“她不肯回来。”

    任崇桓说话间已经打了卢紫嫣十几个电话,都被卢紫嫣掐掉,他不由地冷笑:“她不肯回来?看来是你管不住她,你不去,我去,我这就去H市。”

    他拎起内线电话,按下某个按钮:“小钱,帮我把私人飞机开过来。”

    《盛唐烟云》今天迎来了一个好日子,在苏妙珍的指导和帮助下,按照图纸,商略找来的几个纺织刺绣大家,一起完成了百鸟裙。

    其中,就有一位纺织界的大触常教授,对着这件百鸟裙,赞不绝口,死活不肯离开剧组,非得要等到这件百鸟裙的戏份拍完,带着一起走。

    还是苏妙珍把她劝走的:“等我拍完了戏,就把复原的办法,无偿捐给国家。现在这样,我给您把一百种鸟儿的哪个部位,哪种颜色的羽毛都写给你,看看您能凑得齐么。”

    常教授拉着苏妙珍的手,满头白发都随着激动的心情颤颤巍巍起来:“好,小苏,你真是个好人,这真是了了我的一桩大心愿了。”

    商略打电话求她来的时候,她根本就没相信光凭一个演员能够解决复原唐代百鸟裙的难题,可是她来了之后,苏妙珍谈吐不凡,也的确做出了一点门道,这不,他们还真的复原了一件百鸟裙。

    光是色泽,样式,还有种种神奇之处,就都跟古籍之中记载的毫无两样。这真的是她多年来的心愿,一朝完成,她激动不已。

    表达完对苏妙珍的感激之情之后,她还是拉着苏妙珍的手说了半天的话:“小苏,我是真的不知道怎么感谢你好。我,我先去凑齐一百种羽毛。”

    这位常教授和老王头性格差不多,一旦说到自己喜欢的东西,那就是沉醉不已,也亏得苏妙珍能跟这些专业领域内大触级别的人聊得这么来。

    常教授走了之后,由几位专家打造出来的百鸟裙2.0正式诞生,这一天,剧组所有的演员都几乎在拍这件裙子。也就是这一天,微博上几位影帝影后级别的演员同时更新了微博,内容也几乎一致。

    “唐朝百鸟裙。”

    图片无法描述出这件裙子百分之一的美,但哪怕只是在照片里,这件裙子,能够直接艳压一系列高端定制品牌的裙子,这裙子不需要灯光,自己就能散发出熠熠光辉。

    没有繁复的刺绣,有的,只是独特的布料和织法。

    没看到的实物,但这张照片,都足够让人驻足青睐许久。一件复原的古代裙子,竟然有如此大的魅力,而这,还是不算如意的复原品,如果是真正的原品,那又是如何的惊艳?叫人不得不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第 114 章

    众多明星给这件裙子发微博点赞转发, 很快这件唐朝百鸟裙就成了微博热搜,粉丝们纷纷叫唤着,好像要这样的一件裙子, 这个微博很快就和卢紫嫣演龙套的微博并驾齐驱, 成为最近的两个最热的话题度新闻。

    这个热度太惊人了, 甚至带起了一部新的纪录片的开拍, 主要就是讲古代织物的复原和修复,叫做《那些霓裳羽衣》,主要起头的人,正是常教授, 纪录片一边开拍, 一边播出, 这种全新的播出形式赢得了年轻人的喜欢, 谁都没想到, 这种纪录片,竟然一经播出就创造了收视高潮。

    观众们纷纷表示更新太慢,而且成了常教授的粉丝,想跟着常教授一起去故宫修文物。

    常教授也接受了采访,表示自己会在纪录片的最后一集把百鸟裙的复原过程全都公开在镜头下, 也提到了能够复原百鸟裙没有苏妙珍根本做不到, 大大地夸赞了苏妙珍一番。

    也因此,苏妙珍的微博又不知道为何涨了一大波粉丝。

    后来因为这件百鸟裙实在是太过高光,甚至还有不少人带着相机去横店专门去找《盛唐烟云》剧组,就为了一睹这件百鸟裙的真面目, 这又是题外话了。

    而这,全都归功于苏妙珍。

    别说,她还真是有模有样的做起了造型设计,唐朝的服装样式,哪里不对,哪里改动更好,她全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哪怕是改动,她也能够直接上手。

    有一次,汪丽玢的官服上绣错了走兽的细节,苏妙珍一眼看出来之后,很快就趁着休息的间隙,一边读剧本,一边绣了出来。

    她只是多绣了几笔,却发现那件官服上的错误全都没有了,反而更加生动形象,像是要从衣服上走下来一样。

    纷纷有人,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