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草根侠医 > 第四百零一章 建议池江住院
    池江妈会去信佛,是因为绝望与无助。</p>

    人在绝望跟无助的时候,特别容易产生对别的事物的依赖性。</p>

    之所以会绝望,也是因为这近两年的治疗经历。</p>

    知道得病的开始,其实是不敢接受的,毕竟是一个字的疾病。</p>

    在国内,一个字的疾病啊,单个字的疾病,都是特指恶性肿瘤,也就是癌。</p>

    大家总有些忌讳,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关。我们总是觉得什么事情如果是不好的,那最好就提也不要提,直接避开。</p>

    癌症的癌就是一个字,而且因为它的恐怖性质,人们逐渐地,就有了用一个字的病,单个字的病来代替它。</p>

    比如菜市场两位大妈撞见,“你知道吗,隔壁老王得了那个病。”</p>

    “什么病啊。”</p>

    “就是一个字的那个。”</p>

    “啊,怎么是那个啊,真是悲催。”</p>

    两位大妈从头到尾提也不提癌这个字眼,但是彼此之间就知道了再说这个事情。</p>

    池江妈,一开始从医生那里得知,自己儿子是这个病,是不接受的,就是大便带点血,十人九痔嘛,你这庸医,痔疮都看不出来,居然还说我儿子得了那个病。</p>

    后来医生拿出病理诊断书给她看。池江妈才接受了这个事实。</p>

    这时候,她从不信转变到了慌乱。</p>

    怎么办,怎么办,大伯二叔三舅子四姨妈五大侄子那各种咨询。</p>

    倒是池江爸一句问问医生怎么说,把她牵回到正常方向。</p>

    结果医生一句要把肛门挖掉,另外在下腹部造一个人工肛门,又把她吓到错误方向去了。</p>

    我烟草的啊,不缺钱,就算不能报销,我还有积蓄,我还有三套房呢。</p>

    于是又是各种咨询,最后如愿以偿,找了京城武警二医院,做了保肛的手术。</p>

    但是勉强没有幸福,肿瘤复发了。</p>

    这时候池江妈继续强势,我烟草的啊,会没有办法,说,你们这些医生给说出办法来,没事,不要考虑钱。</p>

    一个医生弱弱地说,可能西妥昔单抗会有帮助,但是要kras基因检测为野生型。基因检测费用要4000年,如果靶点多做几个,每个加1000元。</p>

    另一个医生则说,贝伐单抗不需要基因检测,就可以使用。</p>

    第一个医生在池江妈这里直接被判定为不值得信任,明明有不需要基因检测的药物,你非跟老娘提基因检测,还一个靶点1千块钱,你掉钱眼里了吧。</p>

    于是池江开始了贝伐单抗加化疗的治疗。</p>

    很可惜,效果不佳。</p>

    这时候第二个医生又把第一个医生提过的方案拿出来说事了,还是做一下基因检测吧,要是基因对路,可以使用西妥昔单抗治疗的,不过西妥昔单抗的费用比贝伐单抗贵一倍。</p>

    池江妈怒了,我烟草的啊,你跟我提钱,你就说效果,效果哪个好。</p>

    第二个医生弱弱地说,可能西妥昔单抗效果更好一些。</p>

    池江妈出离愤怒了,西妥昔效果更好,你前面给我儿子用贝伐,你这医生还有没有医德,你想害死我儿子吗?</p>

    于是,在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中,池江妈逐渐卖了一套房,给池江继续靶向药物治疗。</p>

    她是烟草的,但是烟草的也不是无限用药。昂贵的靶向药还是要自费。</p>

    不过,池江的运气很不好,病情依旧没有缓解,继续进展了。</p>

    于是,这医生不行,换医生,这医院不行,换医院。钱花了不少,病情却越来越重。</p>

    温水煮青蛙到最后,水也终于要滚起来了,这时候,池江妈也终于悟到,自己逃不掉了,绝望了。</p>

    于是就有了去寺庙,去求个心理安慰。</p>

    这时候儿子那不离不弃地女朋友,史珺领了个年轻人过来。年轻人说,可以想想办法,池江妈也没什么态度,随便吧。</p>

    孙玉郎开口了:“池,哦,宋阿姨是吗,池江最好还是送到医院去,方便治疗与观察。”</p>

    池江妈冷笑一声,并不说话。</p>

    池江爸在边上哀叹一声,“医生动员我们回家的,说没用了。”</p>

    这也是国内医疗的一个无奈之处。我们很少有临终关怀病房。一些大医院,非常繁忙,病床都很紧张。如果一个病人失去医疗价值,医生往往会动员病人出院。</p>

    要么回家,要么去不繁忙的小医院继续治疗。</p>

    而在小医院,因为跟三甲医院的地位不能比,这个特点。医生们往往是混日子地居多。当然有点绝对,这里只是说个大概。</p>

    可这些混日子的医生,对上面医院转下来的病人,却依然要挑三拣四。也往往更多地是当一个金矿,而不是当一个病人处理。</p>

    这时候,医生们会大量开出,其实没什么用,但却有金矿属性的药物,比如香菇多糖,比如胸腺肽等药物。美其名免疫支持,对身体有好处。</p>

    池江妈也终于承受不住了,我是烟草的与烟草是我的,还是有本质区别的。</p>

    难道要把三套房全卖光,人财两空?</p>

    再加上,在那家二级医院住院的时候,医护人员也是份外嫌弃。</p>

    因为池江身上有恶臭。</p>

    换药,都要催很多很多次才来换,来换的时候还说,“你这个干嘛换这么勤,我跟你说啊,每次纱布撕下来贴上去,把创面都搞得血淋淋的,也不好,容易感染。”</p>

    这些话说得,对医学似懂非懂的池江妈,一愣一愣的。也是,本来创口那结疤了,纱布一撕又破,貌似真不是很好啊。</p>

    接着还有更多的冷言冷语,你儿子这么臭,边上病床都没人来住,我看真要收你个单人房间的费用才行。这是护士长某天巡房掉出来的话。</p>

    小琴啊,我能不能跟你换班啊,责一给你做,我做责二。</p>

    想得美,做责一就要照顾那3号床病人,他那么臭,我才不换呢。这是某两个护士在磕牙,一不小心被池江妈听到了。而责一责二是责任组一责任组二的缩写。其实就是病区里分组护理的组的意思。</p>

    池江妈,等会,我们再给池江加瓶输液,对他的免疫力有好处。这是一个经管医生对池江妈说得话,还不容拒绝。如果池江妈狠下心拒绝,那么基本上是别想有好脸色了。</p>

    而最终,病区主任也对池江妈说,池江妈啊,你看池江也住了这么久了,是不是回家休养几天啊。</p>

    而池江眼里也流露出想回家的愿望,在医院不好受啊。我就回家等死吧,妈,求你了。</p>

    池江妈也无奈,大医院,强势拒绝,把自己赶离,在小医院等死,花钱还要受风言风语,算了,回家吧。</p>

    所以现在池江妈听到孙玉郎建议去住院,直接就冷笑了。年轻人,看来还是经验太少,住院,怎么住,去哪住。</p>

    史珺也弱弱地跟孙玉郎说,“没有医院愿意接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