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戏演隋唐 > 正文 分卷阅读74
    你要是真孝顺,就先救济庶母,抓人的事以后再说!”

    **

    徐德言和陈氏皆认为去洛阳陈国宗族的囚禁处是最好办法,便携手走进宗正寺,自述了身世,请求朝廷护送。寺卿不敢怠慢,收拾了房间暂时安排居住,又急急上报宫内。

    正月十五过后的月亮,一日比一日地清减,到了月底,几乎便成了残月,再加上那稀稀疏疏的星星挂在空中,更添清冷。因着萧美娘的生辰就在年后,皇宫倒是始终热热闹闹的。琼花真的就请了那个说书的老先生进宫在家宴上说故事助兴。当然因为涉及到先帝和权臣,更因为宣华夫人如今也在后宫,那位先生也不敢讲集市上风靡一时的“破镜重圆”,只是翻着那些什么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啦,木兰诗等民间故事,自导自演拟声来说,宫里人竟也觉得有趣。

    宣华夫人一如往常般情绪低迷,性格冷淡,散席之后又是匆匆告退,绝不多凑一分热闹。这番做派,一来二去地落在萧美娘眼里,有几分扎眼,倒不是拈酸吃味,就是觉得宣华虽然可怜,可既然已经委身杨广,痛快活着才是正理,这般别扭,实在是闲的。可笑的是,大多数男的其实吃这一套欲拒还迎的。

    杨广双脚垂地躺在卧榻之上,睁着眼睛盯着满屋雕梁。两旁宫女替他脱下长靴后识趣地告退。萧美娘清水卸妆,褪下华服之后,一改人前的妖艳装束,竟是清丽无比。她微蹙双眉,于榻上深深唉了声气。

    不出意外地,反常的举动很快吸引了在放空的杨广的注意,“这大好日子里,谁惹皇后生气了。”

    “陛下心都跟别人走了,空留人在此处,妾身如何高兴得起来?”萧美娘柔声哀怨。

    “你又知道了。”杨广失笑,将美人拉到自己胸前,“外头破镜重圆的故事传得沸沸扬扬的,徐德言夫妻二人自愿回去陈氏宗族,她怎么,连个反应都没有?”

    “宣华之前便让人出宫给她姐姐送些钱财首饰,现在也时刻让人去打探消息,探听为何想要去洛阳。对自家姐姐算得上关怀,只是没有如陛下所愿地过来哀求罢了。”萧氏趴在他的胸上,明明白白地感叹男人贪婪:杨广在得到了宣华的人之后,竟还想要那位冰山美人的心。也不想想都对她做了什么,实是可笑至极。

    杨广并不见怪,温柔抚着她的秀发,直言道:“是有些许烦心。却不只是为了这个,你想得岔了。”

    “那是为何?”萧美娘抬眸望去,满眼皆是好奇。

    杨广神秘一笑,“说了便不好玩了,且猜猜。”

    “陛下不给提示,没头没脑地,如何猜着?”

    “已是重得自由,咱们也不会非抓着亡国公主不放,那徐氏夫妇为何不去寻那山高水阔,反而甘愿自囚洛阳?”

    萧美娘想了想,更不解此事与他所思有何干系。却又觉着此问不难,认真道:“听说徐德言也曾为官,可没几年又成了白衣。此人想是不善逢迎,官场民间都甚难过活;而乐昌公主自小在深宫长大,亡国之后又入了杨素府中,即便是为人姬妾,也是衣食无忧,诸事不愁。去洛阳再不济,也是与家人族人在一起,明面上的锦衣玉食,自比自己整日去忧心柴米油盐的强。”

    “尚未说到点上。”杨广反身将美人压在身下,“......明日再想!”

    第44章

    次日, 琼花到萧美娘处闲话家常,顺便被拉着做脑力活,让看看下赐给外命妇的新年礼单中有没有不妥的地方。

    萧氏原本只当杨广登基之后, 她便无事一身轻松, 整日逗乐消遣, 笙歌起舞便可。不曾想做了皇后竟也有许多事情不得不去做, 她想着反正琼花自小在宫中长大,在独孤皇后身边耳濡目染, 处理这些事情定然驾轻就熟,因此常常将些琐事丢给她做,好让自己清闲些。殊不知这位公主实是个半路来的西贝货,好些事情皆是来这儿之后才一一学起来的。还好,总没出什么事就是了。

    听萧氏谈及昨日的闺房私语, 琼花问道:“我对此事有些想法,皇嫂可要听上一听?”

    “哪有什么别的烦心, 他就是恋着宣华,又不肯直说,怕失了面子罢了。”萧氏已经得到了心心念念的皇后之位,又尽享这天家富贵奢华。对杨广的情感偏向并无多少深入在意, 当然隐隐的挫败感却又另说。

    琼花摇头道:“皇兄许是看见宣华夫人, 便想着她姐姐的事情。这世上能让人放弃自由亦要保全的,无非就是性命了。而与徐德言和乐昌有过节的,唯有杨司徒。可是杨素自年前平定汉王之乱之后就卧病不起,在别人都当他行将就木, 他儿子都被召回来以防万一的时候, 竟还有心思让人去追杀曾经的爱妾,皇兄大概要重新考量这位心机之深了。”

    杨素回朝之后, 在杨广要寻隙鸟尽弓藏之前,自个儿先病了。杨广狐疑之际也对此事喜闻乐见,告老还乡或者干脆自个儿死了就省得他动手了。然而都病入膏肓了,却还有危急别人性命的能力和心思,这无疑又戳中帝王心思了......乐昌公主和徐德言携手进宗正寺“自首”,也是有意无意地间插了杨素一刀。

    “这么想倒也通顺。果然兄妹血缘相通,更能揣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