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清穿之大福晋育儿记 > 正文 分卷阅读267
    昱这个侄子。后来知晓了自己舅公对年幼的弘昱做的事,还大大的训斥了一番。

    太子爷虽然在宫里吃穿不愁,但是要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现银,也是不容易的。后来还是变卖了宫外元后留下的一些东西,还有两个庄园才凑齐的。

    太后那里就更热闹了,天天有来哭穷的。

    爱新觉罗家是个大家族,宗室里有好些日子也不好过,太后很是头疼。最后太后将自己的私房拿出来一部分,给日子确实不好过的宗室。

    当然,给的都是有蒙古福晋。

    太后是康熙嫡母,寻常康熙的孝敬,康熙后妃的孝敬,子孙的孝敬很多。另外还有孝庄太后的财产也是继承了一部分,寻常很少用到钱,所以很是富裕。

    康熙52年,户部银案后续2

    又彰显了天家的仁慈。

    康熙爷是同样的,除了魏东亭之外,有的老臣确实经济难过的,寻常政绩也还不错的。康熙爷也用自己的私房钱还了。

    内务府的银子就是康熙的私房,因为几年前内务府大动荡,涮下去一大批人,所以内务府银子很是充裕,还这点银子不成问题。

    比如曹寅欠款是300多万两,康熙就帮忙还了100万两。康熙不是冤大头,这个数字是经过核实的,说是给康熙造行宫,接待圣上的费用。

    但是实际谁知道呢,花了80万两是顶天了,剩下的就要各位自己想了。

    康熙还了100万两,是因为曹寅年幼到现在的君臣情义了。

    乌拉那拉家也欠了38万两,他们作为四爷的岳丈家,见天的到四爷的王府去求见四福晋。

    四福晋倒也爽快,从自己的嫁妆里面,拿出5万两银子,多了没有。

    乌拉那拉家不满足,闹腾,四福晋直接说当年弘晖夭折的那两年,家里也没管过她。

    等到弘晨和小格格出生,才渐渐来往。

    哥嫂也就偃旗息鼓了,乌拉那拉家子侄都不争气,现在最大的靠山就是四福晋,可不能这么得罪了。况且他们只是兄嫂,说话没有父母这么有底气。

    另外太子爷的外家赫舍里氏也是借了二十多万两,求到太子的头上,太子爷自己要还六十万两,没有什么钱。

    最后还是给了两个元后的庄子给他们,并给了3万两银子了事。

    和卓的王府,弘韦媳妇就是元后家的,也拿了5000两银票回娘家。

    反而是纳兰家,家底丰厚,当时借款只是因为从众心理,就10万两的借款罢了。

    完全还的起,不过胤禔受明珠照顾多年,还是拿了一万两银子过去,府上的侧妃纳兰氏也拿了5000两银子回娘家。

    和卓娘家伊尔根觉罗氏,欠款也不多,就5万两,不过和卓还是拿了五千两银子回去,左右算是个心意。

    另外直亲王府的5万两欠银也还清了。

    要说还清可是不容易。

    京城的满族大姓,除了富察家,佟佳氏,还有太子妃的外家瓜尔佳氏,和卓的外家伊尔根觉罗氏,宜妃的外家郭络罗氏,很少有还清的。

    到最后四爷还得了个苛刻,冷酷无情的称号,一时间四爷此人在宗室百官中很不讨喜。

    反而是太后和康熙,赚了一把子仁厚宽和的名声。

    这两个简直是坑儿子,坑孙子。

    至于弘昱和弘方两个辅助要债人员,既没有得到四爷这种酷吏的名声,又没有得到康熙和太后宽和仁厚的名声。

    毕竟他们就是辅助,完成好了四爷交待的任务,就行了。

    说到四爷府里,这一年多可以说是鸡飞狗跳。

    要说四福晋娘家借款这么多,还可以说是家族家大业大,开销排场都大。虽然有很多水份,不过看着弘晖的份上,另外四福晋又生育了一对嫡子女的份上。

    四爷拿出了5万两的银子帮岳家还债。

    任谁说破大天来,四爷对岳家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不过李侧妃在四爷后院这一年多日子很不好过。他们家就一个小小的知府,小家族而已,居然敢借款将近10万两白银。

    四爷当场看到这个欠款,都气的摔了杯子。

    这一个小家族怎么敢!!!

    康熙52年,户部银案后续3

    还不是仗着王府的势力,仗着当初李氏给他生育三子一女,才胆大包天。

    原本四爷再怎么生气,也是会帮忙的。

    不过看到欠款的日期,气笑了。

    前期欠款5万两银子,后来在弘晖死后那一年,居然陆续在户部打了3万两银子的欠条,各种名目.

    这是什么意思,庆祝爷死了嫡子是吗?